2015年,多条特高压工程同期并行开工,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公司特高压电网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从本期开始,《电网建设周刊》5版、8版联动,推出走进特高压工地系列报道,展示特高压工程进展情况,挖掘特高压工程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敬请关注。【线路全长759.4千米】淮上线起于安徽淮南变电

首页 > 项目 > 正文

奋战在淮上线工地上:安徽+江苏+上海

2015-06-18 09:03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5年,多条特高压工程同期并行开工,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公司特高压电网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从本期开始,《电网建设周刊》5版、8版联动,推出“走进特高压工地”系列报道,展示特高压工程进展情况,挖掘特高压工程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敬请关注。

线路全长759.4千米】

淮上线起于安徽淮南变电站,经南京、泰州和苏州变电站,止于上海沪西变电站,跨越淮河和长江,线路全长759.4千米,其中723.8千米同塔双回路架设,35.6千米同塔四回路架设。淮上线是华东特高压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特高压交流受端环网,提高华东电网接纳区外电力能力及内部电力交换能力,提升电网安全和技术水平,增强抵御重大事故能力,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短路电流大面积超标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枢纽变电站抓紧扩建】

5月6日下午,经过一场雨的洗礼,天空湛蓝。1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北15千米的潘集区平圩镇1000千伏淮南变电站。安徽省淮南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电基地,1000千伏淮南站是皖电东送和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枢纽变电站。

国网交流建设分公司淮南站扩建工程业主项目部统计安全质量专责王振明说,淮南站扩建工程包含淮上线和平圩电厂三期送出工程两部分扩建,至南京I、II间隔、平圩电厂三期送出工程已投运,“眼下,我们的重点是做好淮上线工程高抗、避雷器、CVT等剩余工作施工。”

“双监护”严格安全管理

走进变电站大门,沿着笔直的水泥路向站内走去,场地两侧紧凑布置的一个个高大设备让我们迎面感受到了特高压站的强大“气场”。场区分为运行区和扩建区,中间用白色硬质围栏隔离。今年29岁的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运维值班员杨波边走边介绍道:“特高压变压器采用分厢体结构,主变运输重量达400吨,高抗运输重量达170吨重……这些‘大家伙’都是通过海运转陆运,几经周折才被运到建设现场的。”

1000千伏淮南站扩建工程包括扩建1000千伏出线2回至南京(淮南—南京—上海工程)、扩建1000千伏出线1回至平圩电厂(平圩电厂三期送出工程)。平圩三期送出工程于4月1日调试完成并投入试运行。为满足安徽平圩电厂三期按计划并网需要、最大限度减少扩建安装停电次数和时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北环工程、平圩电厂三期送出工程淮南站扩建同期建设、同期投运的思路。仅5千米的工程线路需多次跨越附近电厂送出的220千伏和500千伏线路。时间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交叉作业多、管理协调难度大成为淮南站扩建工程的突出特点和难点。

针对工程特殊的建设情况,国网交流建设分公司提前介入,统筹协调运行、物资、属地、信通、施工、设计、监理、厂家等事宜;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基建、运行联动机制,发挥运行单位监督作用,实现基建与运行安全管理“双监护”。

王振明和运行单位安全员樊培陪经常结伴出现在工地上,去工地时他们都会带着照相机,每到一处都要仔细查看,记录现场不规范行为并当场督促整改到位。每当现场有风险等级高的工作,运行、业主、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必在现场;每次特殊交接试验、二次搭伙等重要工序,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及安全人员都在试验现场,实现各个参建方人员的“同进同出”。

抓细节争创优质工程

在扩建区西北角,有一块长方形空地,这是为淮南变电站未来建设预留的场地。王振明介绍说:“淮南站全站占地面积170亩,其中新征地1.79公顷,扩建工程坚持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原则,极大地节省了占地,以封闭式组合电气为例,采用了1000千伏GIS无敞开式设备,如果采用敞开式设备,估计占地面积要大上10倍。”

淮南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贯彻公司“三通一标”“两型一化”变电站“两型三新”输电线路等基建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积极推广应用特高压交流通用设计、通用设备成果,按照工程里程碑计划,争创优质精品工程。在高抗基础施工现场,王振明指着浇筑完成不久的防火墙说:“这几面防火墙采用框架式一体浇筑,结构更紧密,一次浇筑成型,外形光滑美观。”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细节之处值得称道。为了与一期工程保持和谐统一,1000千伏2号继电器小室在设计建造中与一期小室外观颜色一致,排版方式一致;土建倒角、防火墙工艺、构架结构等也尽可能地与一期工程保持统一。

由于北环工程、平圩电厂三期送出工程淮南站扩建同期建设、同期投运,工序重合、交叉施工的情况很多。王振明回忆说,在施工高峰期,多个作业面同时在狭小的场地内展开施工,给项目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要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他们的经验是,前期工作一定要做扎实,不放过一个环节,不放松一个细节。(作者:张婷 赵倩)

江苏为环境友好创新施工】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江苏境内线路全长66.2千米,途经常熟、昆山、太仓三市,新建南京、泰州、苏州3座变电站和1022个铁塔。6月8日,记者走进淮上线江苏段,只见一座座钢铁巨人正拔地而起。

事无巨细做足准备

从苏州市区出发,沿着S5高速行驶到位于常熟支塘镇的16标段现场,一路阴雨蒙蒙。“只要一下雨,平均就要耽误一天,赶上大雨的话,还要考虑江苏特殊土质地形,抽水、填土……这样就要搁置两三天。”江苏送变电公司输电公司第二分公司现场负责人李明说。

雨一直下,现场所有牵引机和张力机已摆放就绪,施工人员提前将两根光缆线架好,其它用于架线施工的工器具也都摆放整齐。“明天就要进行架线了,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这是进入江苏的第一条交流特高压,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技术人员王自平说。

16标段起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碧溪镇开发区,止于周市镇斜塘村,线路全长41.58千米,双回路架线。据李明介绍,16标段的架线存在三大技术难点。首先是跨越线路多,分别跨越220千伏线路1条,110千伏线路2条,35千伏线路1条,安全风险大。其次是牵引段中间的一基转角塔转角度数达72度,对护线提出很高的要求。此外,我们在现场看到,距离脚下大约60米的地方,还有一条带电运行的500千伏线路与其平行,这样一来的话,感应电就会很强烈。为此,江苏送变电积极和业主单位、常熟供电公司沟通协调,采取停电跨越方案,并选派有经验的护线人员,增加人员数量。不仅如此,他们还专门制作了走板过滑车支撑架连接构件,采用15吨钢轮5轮滑轮,提高安全系数;在牵张场两端、牵引段中间增加接地滑车,使用个人安保接地线,严防感应电伤人。“近年来,随着工艺越来越规范,防护措施做得越来越好,我们心里也就更有底了。”从事施工快20年的陆金根说。

技术先进环境友好

地处江苏“东大门”的花桥国际商务城,毗邻上海大都市的嘉定区,就是淮上线1000千伏苏州变电站的所在地。

苏州站是目前环保要求最高的特高压交流变电站。为此,项目部采用高抗加装隔声屏,主变加装国内技术水平的隔声屏装置,三侧围墙高5米,同时预留加高至12米的接口。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工程1.7万根桩柱,分别采用现场搅拌桩和静压施工。一座重逾800吨的静压机,身高10余米,体宽占半个篮球场,在这里星罗棋盘般地布下了总长超过390千米长的桩柱,根根桩柱连接起来,相当于让上海东方明珠塔到南京紫峰大厦面对面“握了个手”。

苏州站最大的难点源于松软的土质。在方圆14.5公顷的苏州站核心区,有3个接近8米的深坑,都密布着深达15米的打拉伸钢板桩。淮上线特高压工程苏州业主项目部副经理郑以镜说:“迈两步,你就站到一根桩的桩头上了。”全站大概有上百根的打拉伸钢板桩。

不仅如此,苏州站还在国内首次采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断电器双列式布置,且GIS管母的连接线在国内也是首次采用地下穿越道路方案,这有利于1000千伏高压线路的出线,节约投资。“采用双列式布置节省道路走廊,但是由于松软的土质,尤其是对变电整体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王夫彬说。

该站首期工程建有2组300千伏安容量的主变压器,在站区两侧对称布置各等级设备,东侧供上海电网、西侧供江苏电网。变电站的规划将布局投运6组、总变电容量1800千伏安的主变压器。按照苏州市和全国近一半迎峰度夏时最高2000万千瓦的用电负荷计算,一座苏州站的供电保障能力,可以基本承担苏州地区的全部用电负荷。淮上线投运后,将大幅度提高华东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服务上海经济圈。(作者:王颂 王宁 仓敏)

上海钢铁巨人挺立大上海】

6月10日,在上海嘉定区的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铁塔组立现场,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的员工正在抓紧施工。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华东特高压环网,上海电网将通过南、北两个特高压通道获得外部的清洁能源和动力,可满足远景上海用电需求。

“贴身作业”巧施工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开辟新的输电走廊极为困难。随着近年来上海的快速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不得不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贴身作业”。

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第18标段33号铁塔组立现场,记者看到,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线路与原有的牌渡5903线和牌渡5913线两条平行的单回线路并行,淮上线需借5913线走廊建设。于是,施工单位先在5903线走廊上新建500千伏同塔双回路线路,让原本“分居”的5903线和5913线“同居”,随后再于原5913线走廊上新建1000千伏和500千伏同塔四回路线路。在33号铁塔的两侧,一侧不远处就是一家工厂的厂房,另一侧不远处则是当地居民的房屋,铁塔施工就在厂房和民居中间“闪展腾挪”。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建设部副主任李锋告诉记者,除了线路走廊的紧缺,淮上线的建设还面临着跨越线路、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多的挑战。线路要跨越吴淞江、蕴藻浜、顾浦河等多条通航河流;要跨越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跨越京沪高速、上海郊环高速;跨越多条220千伏单回路线路和多条110千伏线路。除此之外,线路还将跨越多条普通公路,施工难度前所未有。

李锋说,由于淮上线建设的特殊性,上海境内将出现多基同塔四回输电铁塔,同时搭挂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和500千伏线路,这样一来,线路建成投运后,线路的运行维护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线路运维单位也必须创新运维方式,才能将线路维护好,保障这条重要线路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位于上海青浦区练塘镇的沪西变电站扩建工程也在进行中。沪西变电站扩建工程常务项目副经理陈楠告诉记者,扩建工程于2014年10月份开始,目前已进入电气安装阶段,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均已完成60%,今年11月底将具备接入条件。

施工亮点频现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区域内人口密集,对于电网建设现场的安全文明认知度较高,这就要求施工安全文明丝毫不能放松。淮上线19标段的项目经理、华东送变电公司罗书明说:“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好。”

罗书明介绍,为将安全文明施工落到实处,项目部做了大量策划工作: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化管理,采用统一、整洁的红白相间硬质围栏进行围挡,同时,布置全方位的安全警示牌和彩旗,使现场人员一进场就感觉到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本工程群桩灌注桩的特点,进场前就划分好各施工区域,确保基础材料合理堆放,泥浆池合理布置,不发生对环境的破坏;组塔现场实行定置化管理,牵引设备定点放置、材料堆放井然有序,标识醒目,小型工具、材料摆放在铁制工具货架上,各种物品分类标识清晰。此外,为了减少施工中的噪音,项目部合理规划施工工艺,杜绝夜间施工,避免噪音扰民;对现场开挖产生的土方,各施工组采用防尘网进行全面覆盖,生土与熟土分区域堆放,基坑回填后确保田地复垦良好。

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部分,也是工作创优的先决条件。罗书明说,19标段项目部在开工前就对现场的环境进行了调查,编写了《绿色施工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尽量少破坏农田,机械采取有效支垫,防止油污进入土壤,同时,在施工完成的现场进行植被恢复,除基础外露部分外,施工前什么样,施工后恢复什么样。(作者:石小飞 陈昊南)

延伸阅读:

淮上特高压建设二三事

原标题:安徽枢纽变电站抓紧扩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