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6月5日)是第44个国际环境日,就在前一日,环保部发布了《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虽然公报的总基调是:“2014年,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迈出新步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环境法制建设、执法监管和环境风险管理更加有力,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核与辐射安全可控。”但大伙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上。

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16个监测城市

说到环境问题,能源作为高能耗领域之一,这几年感受到压力越来越大。就在日前,环保部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超标严重、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相关规定不符以及除尘、脱硫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论证不足3条理由,拒批了山西中煤平朔低热值煤发电新建项目。

其实,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要不断在两者之间做好平衡,仅仅靠保护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技术、市场和监管。以下几条消息,就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日消息,国家能源局开展能源项目审批简政放权落实情况等7项重点专项监管,其中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监管。
3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这是目前我国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工程,2017年建成投运后将服务于甘肃风光火电的跨区输电和解决华中缺电状况。

2日,中石油、中石化发布油品升级路线图,将投资数百亿加速汽柴油油品质量升级工作。
1日消息,我国签署了新的《国际能源宪章宣言》,标志着我国由受邀观察员国变为签约观察员国,将在未来进一步推进同世界其他国家在整个能源产业链上的合作对话。
5月31日,国内首个支持海量市场成员参与的大用户直接交易全业务在线电力交易平台投运。
日前,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强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和强化项目全程监管。
同样在今日(6月5日),OPEC峰会在维也纳举行,关于其成员国是否减产,制裁解除期将至的伊朗希望OPEC可以为迎接该国重返油市做好准备。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OPEC看石油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本周,壳牌、BP、道达尔纷纷表示愿意开发伊朗油气资源;马来西亚Hibiscus公司放弃收购加拿大塔里曼斯能源公司位于越南帝汶海深水低硫油田;中海油拟收购印尼Maleo海域气田67.5%股权;埃克森美孚和雪弗龙在最新一次的股东会上均表示将削减包括上游在内的投资额。

另外,英国著名能源咨询公司道格拉斯-韦斯特伍德日前预测,全球超深水油田的油气产量将在7年里(2015至2021)增加7.7%,从650万桶/天增加到1020万桶/天;俄罗斯能源部高官阿纳托利˙扬诺夫斯基近日表示,针对俄中共同开采俄大陆架油气田的合作,两国公司现正在进行谈判。
在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这些看似碎片化的消息谁知道会引发什么样蝴蝶效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