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指示,近期,省委省政府以两美浙江建设为指针,立足能源消费大省这一客观省情,提出了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这是浙江发展非化石能源,促进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举措。这项创建活动覆盖全省,对今后我市能源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首页 > 风电 > 风电工程 > 市场 > 正文

【研究】浙江衢州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现状、问题、建议等

2015-06-03 08:44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指示,近期,省委省政府以“两美浙江”建设为指针,立足能源消费大省这一客观省情,提出了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这是浙江发展非化石能源,促进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举措。这项创建活动覆盖全省,对今后我市能源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衢州应充分利用好我市的能源结构基础,发挥特色优势,改善能源结构,创建全省清洁能源示范城市。

一、衢州能源结构现状

能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14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246万吨标煤,其中一次能源656.6万吨。

(一)现状

1、能源消费情况。2013年全社会用能1210万吨标准煤。据推算2014年用能124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820万吨,折标煤585.3万吨;天然气2亿立方米(4个天然气热电厂用气1.21亿方,城市0.79亿方),折24.3万吨标煤;成品油50.3万吨,折标煤74万吨;液化石油气约4.2万吨,折标煤7.2万吨;全社会用电量125.79亿千瓦时,折标煤508.2万吨。

2、能源基础设施配套情况。我市虽然没有火电、核电等大型电源点,但电网架构相对合理,小型清洁能源点分布较多,是内陆地区能源品种较多的市。

(1)电网架构。衢州电网的电压等级包括±800千伏直流,500、220、110、35、10(20)千伏及以下交流,目前500千伏电网基本形成主网架,220千伏电网实现分层分区,110以下电网实现完全分层分区运行。截至2014年底,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容量250万千伏安,输电线路总长287.52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站11座,容量372万千伏安,线路总长609.33公里。

(2)天然气管道(网)。衢州有国家级天然气干线西二线113千米和省级天然气金衢丽管道150千米,城市天然气管网1000千米。2014年5月1日,西二线在浙江率先给衢州供气,衢州成为目前唯一用上西二线管道天然气的地区。

(3)水电。全市建有各类地方上网水电站108座(不含华电乌溪江电厂),总装机26.63万千瓦,发电量10亿千瓦时,折标煤40.4万吨。

(4)生物质能。全市建有两座生物质发电装置2.55万千瓦,生物质利用量约20万吨,年发电量1.53亿千瓦时,折标煤6.18万吨。

(5)光伏。至2014年底共建成各类光伏电站约20万千瓦,由于大部分电站都是年底建成,发电量很少,约0.1亿千瓦时,折标煤0.404万吨。

(6)风电。目前衢江区大洲8万千瓦、柯城风电场10万千瓦和龙游大街风电场6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正在申报国家“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预核准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2010年以来,衢州市能源发展较快,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衢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能源需求量保持了更快的增长速度,使得在能源基础设施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较快的情况下,仍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还难以做到适度超前发展和有效引导产业及城市空间布局。与浙江省其他地市相比差距明显,能源基础比较薄弱,能源网总量规模、整体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发展还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能源综合枢纽需要加快发展。

1、构筑现代化能源体系的进展有待加快。尽管目前衢州市天然气、水电、生物质能、光伏等能源设施比较齐全,但是总体质量不高,对内对外的通道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天然气网络虽然覆盖了市域主要城市建成区,但工业园区和城乡住宅小区配套率不高;光伏发电以光伏电站为主,“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分布式电站很少,居民、公建屋顶的小型电站更少,严重影响光伏电站的发展。

2、能源清洁化利用率不高。根据浙江省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的目标和内容,实现浙江能源发展“一实现、三加快、四提高”,即实现煤炭全面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核电;加快发展能源装备制造及关联产业;提高全省能源清洁化水平;提高能源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能源市场化水平;提高能源国际合作水平。衢州要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必须提高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

3、能源管理职能分散。衢州目前能源管理分散,如电力(有序用电)、煤炭使用管理部门在经信委,城市燃气在住建局,小水电在水利局(部门在交通运输局),农村沼气在农业局(部分在农办),成品油在商务局,光伏电站在发改委。各部门各司其职,难以形成合力,对能源结构调整造成严重影响。

4、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衢州市财力比较薄弱,而能源结构的调整前阶段一般都需要财政给予支持,虽然衢州用能总量不大,但是1-2年的优惠补贴,衢州也感到力不从心。

二、战略思路

对照浙江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方案(汇报稿),我市在单位GDP能耗、非化石能源占比、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详见附表1)。因此,我们着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一种技术体系,包含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消费过程对影响较小的清洁非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清洁非再生能源是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二)大力发展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是当今世界高能效、高可靠、低排放的先进的能源技术手段。区域型以解决工业冷热电为主,负荷稳定,年利用小时数较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强,适合热负荷需求在15~45吨/小时之间的园区。

(三)适度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优化能源结构;可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农林生物质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农林生物质发电还可以通过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获得发达国家支付给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收益,从而减轻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后续的技术改造扩大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

(四)加快建设垃圾及污泥干化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可最大程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本技术政策,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最通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钙及有机质,而且氮、磷以有机态为主,同时污泥中还有许多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污泥是有用的生物资源,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尽管污泥含有丰富的养分,但也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放射性核元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类以及动物健康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需要高温处理后再利用。

(五)全力推进公建、居民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衢州市地处浙江省西部,光伏资源一般,为我国三类光伏资源地区,但近几年来,衢州市光伏发电事业蓬勃向上,建筑光伏和地面光伏(包括农光互补)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光伏发电以光伏电站为主,“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分布式电站很少,居民、公建屋顶的小型电站更少,需要政府加大推广力度。

三、项目建设

(一)加快建设一批,确保按时完成投运。对一批在建的项目,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力量,狠抓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如衢江天华阳光45MW光伏发电项目、衢江安仁铺水电站、龙游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龙游红船豆水电站、江山正泰光伏发电、常山辉埠新区集中供热项目、全市各县城市燃气管网等。

(二)开工建设一批,力争年内建成。对于一批已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的项目,把握好当前国家、省大力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的大好时机,倾注全力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如乐叶光伏发电项目、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衢江桃源尖风力发电、龙游詹家镇光伏发电项目、江山城北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常山同景光伏发电项目、开化龙翔光伏电站项目等,力争年内开工并建成。

(三)积极报批一批,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对于一批已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要继续做好上下衔接和对上争取工作,争取有突破性进展。如衢江抽水蓄能项目、衢江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龙游城南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

(四)规划储备一批,完善能源项目库。要积极争取列入上级规划、计划盘子,并在规划布局、项目报批、用地指标、资金补助等方面取得上级部门支持,努力做到计划早安排、工作早主动、系统早对接、前期早推进。如柯城风电场、衢江千里岗风电场、龙游大街风电、开化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等。

四、对策和建议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建议市政府尽快成立衢州市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尽早启动《衢州市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课题研究并委托《衢州市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编制,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措施、政策,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合力推进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建设。

(二)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衢州市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精神,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考核奖惩办法,使有关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

(三)完善经济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出台“煤改气、油改气”等相应的补贴政策,加大对如“居民住宅光伏示范区”等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能源建设和节能改造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项目的信贷支持。

(四)开展宣传教育,接受公众监督。制定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方案,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深入开展新闻报道,详细解读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创建措施内容,跟踪报道工作进展和成效。在相关企业开展政策、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倡导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微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