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是发电机组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电网主力机组的每一次振动故障都牵动着供电公司的“安全神经”,因为故障会带来设备的损坏或机组的非计划停机,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因此,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振动专业的人员常被称为“电厂消防员”,他们总是时刻准备着赶往现场第一线,解决机组的振动技术难题,保障电网源头的安全。
仔细研究 破解难题
5月11日上午,天津电科院电源中心振动专业办公室,技术人员屈斌正在聚精会神地分析前几天刚测得的机组振动数据。急促的电话铃声让他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屈工,我们厂10号机组从昨天开始振动突然增大,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你们能过来处理一下吗?”军粮城电厂赵姐迫切地说。
屈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突发性振动故障最有可能导致机组保护系统动作造成跳闸停机!于是,他在第一时间与技术专家张宁进行沟通,两人带上仪器迅速赶往现场。
路上,屈斌和张宁一直在探讨要采取的测试方案。振动测试不只是要数据结果的简单测试,它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数据特点判断故障原因。但振动故障种类很多,有些特征不明显,有时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有可能束手无策。因此,每次试验前必须对故障进行预判。
抵达现场正值午饭时间,为避免故障恶化,他们选择即刻前往车间厂房了解振动情况。安装传感器、铺设电缆、组装仪器……熟练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两人很快测得了数据。但疑惑也随之而来,引起振动增大的是83赫兹频率分量,这是一个从未出现过也从没在著作文献中看到过的故障类型。
“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故障频率,我怀疑是因为部件共振产生的。”长时间沉思后,张宁打破了现场的沉默。
“很有可能,这说明有部件的固有频率是83赫兹,我们能不能验证一下?”屈斌若有所思地问。
经过短暂而周密的商讨,两人敲定了工作方案,也与厂方进行了沟通,反馈了“待机组停机后进行轴承盖的模态分析判断故障频率来源”的治理意见,经过实践验证得到认可。
结束军粮城电厂的工作已是当天下午3点,返程的路上,两位技术人员才就着热水吃起了午餐,还念念不忘总结实战经验。
连续奋战 不辱使命
回到单位已是当天下午4点,屈斌和张宁又接到上级通知:“中午福源热电厂来电话,调度决定今晚10点调停1套机组,需要咱们晚上过去进行停机振动监测,你们再辛苦一趟吧。”屈斌和张宁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工作,带上仪器前往福源电厂。
到达福源电厂已是下午6点,安装好仪器将近晚上8点。按照电厂要求,只要仪器开启记录模式能够自动记录停机数据,工作人员就可以回家休息,不用等机组停机。但屈斌知道,这套机组的振动情况一直不好,此次停机很有可能是因为振动超标,便决定留下来等机组停机,并做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振动故障的准备。
当晚10点,随着一声令下,机组按时停机。停机过程中3号轴承振动值迅速升高,一度逼近仪表的上限值。电厂的工作人员都捏了一把汗,总工闻讯也赶到主控室,现场人员都是眉头紧锁。
这时,厂方技术负责人走到张宁身边说道:“请您一定帮我们找出问题所在,机组的振动安全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啊!”张宁来到机组旁边,边看数据边观察,经过一番分析后,他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是传感器安装有误。”他向电厂人员详细讲解了传感器安装的标准要求,并演示了正确的安装方法,难题终于被化解。
结束一天的工作,已是晚上11点了。
原标题:从源头保障供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