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红亮来说,深藏秦岭的673公里输电线路,就是他的平凡世界。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他翻过的秦岭山脉加起来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周红亮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最美宝鸡人等十余项荣誉,此次还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这些荣誉,周红亮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人物 > 正文

大山里的电力卫士 二十年如一日一线保电

2015-04-29 10:20 来源:华商报 

对周红亮来说,深藏秦岭的673公里输电线路,就是他的“平凡世界”。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他翻过的秦岭山脉加起来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周红亮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最美宝鸡人等十余项荣誉,此次还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这些荣誉,周红亮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工作,巡好线、供好电,让广大群众放心用电。

穿越大山20年 为千家万户保电

受父亲的影响,周红亮从小就梦想做一个优秀的巡线工,1995年从西安电力学校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名送电线路工,相对而言,他所在的站没有那么辛苦,工友们常说一句话:“不到最艰苦的地方,不算是真正的线路工。”为此,他多次找到领导,要求到最辛苦的班组去,但由于他刚参加工作,技术、经验等还不足,所以他的要求遭到拒绝。

为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周红亮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1996年,周红亮来到宝鸡供电局秦岭输电运维班,成为一名巡线工。他所在的班组负责秦岭大山深处19条35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以及全国首座融冰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也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在一条数百公里长的“电力蜀道”上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6年,在送电线路专业摸爬滚打了十个年头的周红亮,通过竞聘,当上了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他们运维班位于海拔2200多米的秦岭深处,所维管的线路长达673公里,铁塔数达3280个,2015年,是周红亮在工作岗位上的第20年,这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以及凤县、汉中地区150万人可靠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走过酷暑寒冬 成为山里的“活地图”

4月19日,刚下过雨的山路还有些许湿滑,华商报记者跟随周红亮及两位同事一起,来到位于秦岭凤县段的硖黄Ⅱ线143基杆塔巡线。途经一条10米宽的河道,周红亮熟练地摸索出一条道路,其他人跟随向前。

松针和落叶落满了山间小路,不经意间就会滑倒,周红亮总习惯走在最前面开路,还要时不时地提醒同事注意脚下。经过40分钟左右的路程,终于到达了杆塔。这座电塔高约30多米,顾不上歇一口气。周红亮和同事们开始了对电塔四周的检查,清理电塔通道周围的多余树枝,检查绝缘子、螺丝和接地装置。之后,周红亮系着安全带登上塔杆检查避雷器读数。

“常规的检查十几分钟就结束了,但如果遇到抢修,要在高塔上待半天甚至一天,累了就在塔材上休息一会。”周红亮说,记得有一次半夜停电抢修,他们跑到山上查找问题,半夜在塔杆上更换零件。最高的塔杆有62米,人站在下面都晕,更不用说登到塔杆的最高处。接下来,他们还要沿着线路朝下一基电塔走去。

周红亮的工作就是这样,从最初不熟悉道路,常常迷路,花长时间绕路,到现在成为山中的“活地图”,无论你问起哪个铁塔,周红亮都能立即说出该铁塔周边的特征,以及哪个季节哪座山的道路是什么状况。有路的地方就沿路上山,没路的地方就修路上山。在这条电力蜀道上,走过酷热夏日和寒冷严冬。

克服恶劣环境 双脚走遍大山

秦岭山里气候多变、路途险峻、环境恶劣,周红亮对这些深有体会。对漆树过敏,周红亮事先并不知情。直到有一次,他在山里巡查回家后,身上出了大片红疹,人昏迷不醒,住院检查后发现是被漆树咬了,造成了肾积水出血,住院11天才康复。之后他特别注意,巡查时穿好防护衣,戴上面罩,却仍然会出现过敏。曾有一件事让他哭笑不得——因过敏全身肿胀,脸部都变了样子。他去学校接儿子放学,老师都不认识他,直到和妻子打过电话确认后才将儿子接回了家。

除了经常见到的漆树,在山中还会经常见到马蜂、蛇、野猪等,周红亮曾与野猪擦身而过,但当时的他一心想着上山巡查,并没有觉得害怕,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到了夏季,山里多蛇,巡查的时候要提前穿上护膝,还要喷药,以防被蛇咬。

2008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给线路带来严重威胁。周红亮带领全体班组成员,顶着大雪连夜巡线、排查故障。汶川地震期间,周红亮和班员不顾余震的危险,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对杆塔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了地震给电网设备带来的隐患。

2010年2月,秦岭山上的覆冰厚度不断增加,周红亮每天都要登塔除冰。他和抢修人员从塔上下来时全身都是僵硬的,衣服上结了厚厚一层冰,把衣服一脱一折,衣服都断了。

和山里村民熟络 却很少与家人团聚

山里地势险要,一条线路上铁塔距离不一,但最少也有1公里的路程。在凤县有一处铁塔全长10多公里,一路全是“无人区”,一旦开始巡线,必须从头走到尾,出了山才会有人家,至少需要整整一天的路程,累了坐下来歇会,饿了吃压缩饼干,然后继续朝前走。因为巡查,周红亮和山里的村民渐渐熟络起来,从硖黄线出来的时候,常常会有老乡热情地招呼他去家里坐坐。周红亮说,遇到半夜抢修的时候,从山上下来回不去,就在附近的村民家里住,时间长了,这些村民渐渐发展成了他的信息联络员,如果线路上出现问题,村民会第一时间联系他。

作为村民的老朋友,周红亮也经常帮助他们,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山里下了一场大雪,秦岭山里交通非常不便,春节期间要在秦岭110千伏融冰站值班过年的周红亮,得知周家庄的王小勇一家还没来得及办年货,就顺便给他们家送了过去。

除了平时帮助村民捎一些生活用品外,周红亮他们还经常在巡线过程中帮扶沿线的贫困户。凤县三官殿山大沟深,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鲜才焦老人和老伴就住在这里,生活非常清苦。每次巡这里的线路,周红亮和班里的职工总会带一些干净的衣服或蔬菜送给老人。

工作 20年来,周红亮过年基本都在融冰变电站值班,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除夕夜里,山上寒冷无比,但他和同事都守护在一线。有一次半夜巡查回来后煮了一大碗面,吃完就累得睡着了,早上起来突然胃疼。尽管困难重重,但周红亮依然干得有劲头:“这个工作你不干也会有别人干,我觉得慢慢干着自己也比较顺手。”

创新研发项目 4项获国家专利

周红亮不仅能吃苦、肯奉献,而且善于创新,以他名字命名的“周红亮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成果屡传捷报。

在长期的山巡中,为避免在巡线过程中受到马蜂伤害,他根据自身的经历,多次向附近的村民借鉴经验,还专门向当地蜂农请教,制作出了适合巡查时方便携带的防蜂帽,如果在巡线途中不小心触碰了马蜂窝,可以立即将防蜂帽的丝网放下,就能完全制止马蜂袭击;另外,还有防蛇咬的护膝、专业背包等,这在宝鸡供电局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周红亮研究发明的“线路引流小弧垂测量仪”、“遥控式电动分流器”、“10吨绝缘子多功能闭式卡具”、“输电专业标准巡视防护装备”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2014年,在330千伏段家变停电综全检修期间,马营、汤峪等地区110千伏线路负荷骤增,部分耐张杆塔接点发热。周红亮带领工作室成员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研制出了“耐张杆塔遥控式电动分流器”,有效地降低了接点温度,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此项成果也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中。

周红亮的事迹连续三年登上央视,并先后获得十余项个人荣誉称号以及团队先进称号。

个人及团队荣誉

2013年5月:周红亮荣获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7月:周红亮荣获爱岗敬业类“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

2013年12月:周红亮荣获“宝鸡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4年5月:秦岭输电运维班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2014年5月:周红亮被授予第13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

2014年7月:周红亮荣登“陕西好人榜”

2014年8月:周红亮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敬业奉献好人

2014年9月:周红亮成为中国文明网专栏“好人365”的封面人物

2014年11月:周红亮荣获宝鸡市“最美宝鸡人”

2015年1月:周红亮荣获陕西省电力公司“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2015年1月:周红亮荣获宝鸡供电局“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2015年1月:周红亮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5年1月:周红亮荣获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2015年3月:周红亮荣获陕西省总工会“雷锋式职工”荣誉称号

2015年4月:周红亮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中国电力楷模提名奖”荣誉称号

2015年:周红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原标题:大山里的电力卫士 二十年如一日一线保电(组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