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9周年。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大量强放射性物质泄漏,约1650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受辐射,酿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以下为您带来《机械美学》的专题:
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无数英雄冒着生命危险搭建了一口水泥棺,将核辐射隔绝在内。20多年后眼瞅着这口石棺已风化碎裂,多国又联合起来,斥巨资为这座死城添了一口新棺:一个守护全人类的核之封印。
相关阅读:核泄漏影响有多大 探秘恐怖鬼城切尔诺贝利(组图)

苏联真偷偷去过月球么?现实生活中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真的有苏联人从月球背面带回来的燃料棒么?


↓核电站曾经按这样的原理运作良好↓↓

↓↓当时在切尔诺贝利的工作人员↓↓

↓↓也曾意气风发↓↓

↓↓也曾英俊潇洒↓↓

↓↓1986年4月25日,恶魔的封印被悄然解开↓↓


从25号对4号反应堆做的一个安全试验开始,事态一步步走向失控。那两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太离奇,29年来无数人详细地分析了无数次,还是令人不可思议。
↓↓也许当时的操作者只是疯猫↓↓

↓↓总之,核电站爆炸了↓↓

↓↓4号反应堆从内到外成了废墟↓↓


↓↓看起来乱七八糟的核电站损毁示意图↓↓

↓↓后来当局做了个模型帮助大家理解↓↓

↓↓。。。垃圾堆吧这是?↓↓

↓↓太闹心了这,完全看不下去↓↓


有形的损坏不算最可怕(内个,遥祈尼泊尔地震救援顺利),无形的核辐射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下图是当时的核辐射云飘散的预测图。如果任由事态发展,整个欧洲都会沦为重灾区,进而蔓延整个地球。

老朋友们记得在第241期介绍切尔诺贝利的辐射车时,机械君提到过一个短片,叫《切尔诺贝利英雄 heroes of chernobyl》,当时尝试了很多次都审核不过,今天又试了,腾讯视频提示说“包含有相关主管机关明确规定不能出现的违规内容“
要知道,还有些纪录片和电影片段,例如:
抢修人员边吐血边拧开关,血染红了镜头;
救援队用担架抬着伤员走向救护车,走到一半自己却七窍流血倒在了地上;
建筑里的军官绝望得望着直升机飞向爆炸区上空;
士兵冒着灼热和最强的辐射,打开直升机舱门推水泥下去,还没关上门人就不行了;
一个军官对十几个士兵说需要人下潜到黑暗未知的辐射深水中关闭反应堆开关,只过了几秒钟,每个人都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执行这必死的恐怖任务;
两个潜水员背对镜头坐在水边,在跃入水中之前握着彼此的手打气。。。
这些每次看了都遭到冲击,心理极度不适的视频机械君还没敢发呢。唉,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花了很长时间截动图。
↓↓一出门就得跑↓↓

↓↓给坦克送东西得跑↓↓

↓↓走哪哪都得跑↓↓

↓↓清理杂物得快速↓↓

这些忍者打扮的人,是用生命在跟辐射赛跑的英雄。他们被称为生物机器人(bio-robort),他们身上的辐射服,只能抵抗3.5的辐射,但当时的辐射超标上千倍,他们被告知只能在辐射中呆不超过45秒,所以得不停得跑,用最快的速度去做废墟的清理工作。尽管如此,他们的身体还是遭到了严重的伤害。
截图实在不能体现敬意,懒惰的机械君还是选择去坑审核较为宽松的隔壁网站了,捏了一晚上的汗,终于在11点半审核通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复制以下链接,去优酷看这条视频。视频画质不佳,但知道缘由,再搭配《费城故事》的主题歌。。。值得感受一下:
经过60万人的不懈努力和牺牲,人们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上加盖了一个石棺,长170m,高66m,使用了40万立方的混凝土以及7300吨重的金属构件。从5月20日开始设计,到石棺建造完工共用了206天。4号反应堆被整个封在其中。
于是核电站终于成了相对安全的地区。虽然屡屡传出辐射造成的癌症和生物变异,据说遭到直接辐射后有人眼珠直接变色了,死去的生物机器人被埋在铅做的棺材中。。。但事实上,近年来核电站已经成了旅游景区,花250美元就可以预约参观。

↓↓工作人员还是穿着旧款的制服,2000年12月在乌克兰总统宣布彻底关停核电站时,站在身边的人也是穿着这身厨师服。。。

↓↓核辐射指标看上去也没那么吓人了↓↓

↓↓核电站的内部设施↓↓



↓↓然而,1986年匆忙修建,设计寿命就二三十年的石棺,经历20载风雨寒暑,已然风化碎裂,岌岌可危。

↓↓越来越象废墟的核电站↓↓

↓↓到处都锈迹斑斑↓↓

↓↓连门都锈死了↓↓


↓↓维修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





难道人类要坐等魔鬼再一次被解除封印么?

再次生活在核辐射的末日威胁之下?

我们自己怎样都不怕,还有孩子呢。当然不能束手待毙
1997年,欧盟、美国和乌克兰联合制定了一个听上去很三体的掩体执行计划 (Shelter Implementation Plan,听上去很三体),发起了一个切尔诺贝利掩体基金(Chernobyl Shelter Fund, 简称CSF),由欧洲复兴发展银行(EBCD)管理。
新安全壳是英国原子能机构(Atomic Energy Authority)设计的。设计寿命至少100年,重29000吨,跨度257米,长165米。由于热胀冷缩,安全壳的高度冬天是109.9米,夏天高110.7米。比自由女神像(从地面至火炬93米)还高。建好以后,美国绿岸射电望远镜(263期)将会将成为地表最大的可移动工程的称号拱手相让。

自由女神:哎我说,怎么每次说到高度,我就躺枪?
机械君:你个子高呀,而且有名呀,全世界都认识你嘛~~
自由女神:。。。好吧。

↓↓AFP制作的建造动画↓↓



↓↓承建商MAMMOET制作的建造动画(6'19")↓↓

这头小红象,其实是只猛犸,MAMMOET是一家荷兰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大件运输与吊装公司。第150期讲到的,吊着吊车玩套娃式叠罗汉的世界最大履带吊,利勃海尔LR 13000,最初造的几台红色的就是给猛犸公司用的。新安全壳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大工程,交给他们自然最合理。
早在2004年新安全壳进行了一次国际招标,选了两家候选人。但2006年项目总负责人又宣布废除当年所有投标。2007年9月17日,项目合同终于和法国Novarka公司签约(Novarka由Vinci Construction Grands Projets和Bouygues Construction两家建造公司各占50/50合作),当时预估建造成本为14亿美元,工期5年。不太清楚Novarka和MAMMOET的关系。
↓↓2010年9月Novarka正式开工↓↓


新安全壳在旧石棺以西180米搭建,场外建造减少了施工人员接受的辐射,所以他们并不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但不过还是要随身携带2个剂量计,实时监测接受的辐射剂量。













人做事最大的动力不在金钱和物质,而在于精神上的满足感。对于新安全壳这样的项目,参与者都自带光环,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基金会CSF、银行EBCD、建筑公司MAMMOET、钢铁公司kalzip还有电视台及不知道做什么的机构,都做了工程动画,一方面是对股东、员工和公众做科普,一方面也体现出作为全人类守护工程参与者的自豪感。
↓↓与人类福祉相比,这点辐射不如蚊子叮↓↓







↓↓新安全壳建造过程(2分14秒)↓↓





↓↓轨道上行进的猛犸吊机↓↓











工程最早预计2015年完工,但由于资金短缺和各种困难,工期一推再推,但还是在一步步推进着。现在给出的完工时间是2017年,而预计工程总体花费从最初的14亿美金,变成了30.9亿美金,其中安全壳主体占15亿。
↓↓2015年4月安全壳新照↓↓

EBRD(欧洲复兴发展银行)月前刚发布了一条4分钟短片,叫Securing Chernobyl,意思是让切尔诺贝利安全化,从事故的惊险抢修开始,讲了旧石棺和还有新安全罩的建造过程。接着可怜兮兮地说已经花了很多钱,还有巨大资金空缺,求捐赠。最后列出了个名单。。。机械君看着感觉有些尴尬。

想想咱头顶的切尔诺贝利和左边的福岛,但愿新安全罩2017年能如期完工,完成保护人类一个世纪的职责。。。

以人类之名,钢铁为祭
向无所不能的工业之神祈愿
让隐藏于黑暗之恶魔沉睡
↓↓
核之封印

相关阅读:
关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7周年(组图)

扫描关注北极星电力网微信
原标题:【守护之美】切尔诺贝利,以全人类之名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