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科微声(天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李强
现如今,不仅在智能电网领域已经可以寻觅到传感器的身影,而且智能电网还有望成为传感器使用的最大用户。根据IHS研究报告,到2021年,智能电网将是传感器最大的终端应用市场,其市场份额占75%以上,而中国将成传感器的主战场。这意味着,谁能成功抢占中国市场,谁就能够抢滩到传感器市场,也必将在传感器市场中分最大的那块蛋糕。而中科微声(天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声)就是不可小觑的“抢食者”。

北极星电力网专访中科微声(天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李强
中科微声是一家基于物联网3.0、工业4.0的先进传感芯片设计的高科技型公司。通过吸收中科院声学所十六年声表面波(SAW)芯片开发技术,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出无线无源声表面波传感器系统(以下简称SAW传感器测温)亮相2015中国(国际)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论坛。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高铁、建筑等复杂环境的温度、压力、形变等的监测与测量。首款产品为应用于智能开关柜在线监测的测温系统,该系统契合国家物联网、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并因新技术独特优势带来新机会,前景非常广阔。”中科微声工程应用总监李强告诉记者。
光纤、红外与SAW传感器测温
谁能在智能电网中“独领风骚”?
“任何技术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吃遍天下!变电站内开关柜设备因其内部结构较复杂,内部部件遮挡较多,并置身于电网的磁场、电场的复杂环境中,所以它的内部测温一直都是建设智能电网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的一些测温方式,如红外、光纤和有源无线测温,在开关柜中应用时都有各自的局限,应用情况很不理想。“对于技术出身的李强来说,谈起这三种测温方式优劣对比,一时激起他的兴趣。
李强进一步补充,首先:红外测温方式易受环境及周围的电磁场干扰,另外开关柜内的空间非常狭小,无法安装红外测温探头。其次:光纤具有易折,易断、不耐高温等特性。积累灰尘后易导致光纤放电从而使绝缘性降低,且受开关柜结构影响,在柜内布线难度较大。有源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尺寸通常相对较大并且需经常更换电池,一旦进行电池更换则需要停电作业,导致系统维护成本较高,另外电池不适于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在高温状态下容易发生误报警,严重影响监测质量。
而中科微声自主研发的SAW传感器测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电网测温中所存在的问题。其主要优势在于非接触(物理隔离)、无需供电、免维护(无需更换电池)、使用寿命长、安装简单、安全隐患低、测温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适中。目前已经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作为新兴的测温技术所推广,并在多地进行了试验。
南方电网下属公司云南电网曾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为有效监控开关柜运行状态,在组织技术专家进行充分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公司决定加大开关柜无线测温装置试用力度,在重要变电站开关柜上逐步加装无线测温装置。一种新兴的无线测温技术在逐步崛起并壮大。其市场规模到底如何?
李强告诉记者,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仅国内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的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测温需求大约20-30亿。随着物联网智能电网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点战略支持,未来10年市场需求将至少保持50%以上增长。按发展规划,中科微声将在三年内在电力测温领域力争进入前三名,立志成为国内最优秀传感测量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SAW的应用前景吸引国际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这些公司包括法国的汤姆逊、美国VI、德国的西门子、瑞士的ABB。面对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李强告诉记者,“简而言之,公司的竞争策略,就是技术持续领先,性价比持续增强,服务持续到位。”(北极星电力网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