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14日,杞县供电公司有关“低电压治理数据”填报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今后县域内低电压治理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路线图。
随着区域内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招商引资成果的不断扩大,杞县作为革命老区也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经济增长点犹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勃勃生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区域内用电负荷增长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态,但杞县电网低电压问题也随着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的同时日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供电能力的不足和供电质量的电压合格率不高,反映出了农网一、二期工程改造时期,改造标准、工艺不高,电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县域内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网低电压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其涉及面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季节性负荷比如“三夏农忙、农排灌溉、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猛然增大时电压偏低,平时用电负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状态时电压又偏高,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10千伏、0.4千伏的线路,供电半径超长且导线线径细、卡脖子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线路电压降大加上台区变压器调档、调压能力不足等原因,极易造成末端电压低,就是我们常见的空调不启动、电扇不转圈、灯泡发红、电磁炉不工作等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杞县供电公司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具体的实际情况,全公司上下高度重视,纳入2015年度工作重点,经排查全县供电区域内共涉及低电压台区3千多台,涉及低电压用户3万余户,情况摸清的情况下,经过实地调研,决定采取以下整改方案:在变电站合理配置可调电容器,采用成套的补偿装置,逐步实现变电站无功潮流的自动化化控制;在10千伏线路上加装分散的补偿电容器;更换高损耗变压器,并且在容量1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上,配备无功智能综合补偿箱实现配电台区无功的就地平衡;对于0.4千伏线路,采用调整负荷的方法,达到三相供电平衡的最佳状态。
杞县供电公司计划投入资金4千余万元全面开展低电压的综合治理工作,力争在今、明、后的几年内,通过集中治理,使全县用户的供电质量有根本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