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名辞岗的央视记者一部关于环保调查记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热议,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分析和建议,其中,一些人把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煤炭。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煤炭还有戏吗?香港凤凰网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先生的一篇文章,阐述了中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冷静,客观,真实,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煤炭。
“中国——离开煤行不行?”
先看天然气
中国的天然气蕴藏量很有限,包括新兴的非常规页岩气号称储量巨大,但开采价值极低。经过数十年勘探,中国的油气包括非常规油气可采分布底蕴基本已经明确,突然冒出大油田大气田的可能基本等于零。
至于进口天然气,即使把从中亚、中东、缅甸等地进口和国产陆上、海洋乃至煤制气全部算上,中国中长期规划的年天然气用量也就是3600亿立方米,2.6亿吨的规模。这已经是极限。
要知道中国现在的年原煤消耗量已经超过38亿吨,即使折算成标准能源单位煤当量,天然气远期的用量仍然只有煤的大约1/15。
所以说,大力用气是没错的,取代煤是绝无可能的。
再看看核能
2014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约2030万千瓦,年发电1305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9%。
目前在建的核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已经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的规模应该在1.2亿千瓦左右,年发电量80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也就区区1亿吨。
这已经是极限发展了。核电的效率、规模可能远远低于人们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象。鲜为人知的是,今天中国的铀原料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90%,远远高于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最后看看水能
所谓总体丰富的水电资源,一分布到13亿人的身上,也就只有世界人均的25%,世界排名百名开外。
虽然中国拥有近7亿千瓦的理论蕴藏量,但技术可开发只有不到5.5亿千瓦,而经济可开发只有4亿千瓦,折合年发电量17500亿千瓦时,也就是每年2.15亿吨标准煤,仅此而已。
我们这里合算一下:天然气2.6亿吨,核能1亿吨,水电2亿多吨,这就是远期中国传统清洁能源的最大可利用规模,比起几十亿吨的煤来说,规模实在太小了。
至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看上去很美好,但现实很骨干。哪怕是可控核聚变这种人类的终极能源最终得以应用,那也将是22世纪以后的事儿了。
若干年后,中国的主要能源依然会是煤。
再谈煤炭
煤本身不是污染物。只有不清洁的使用,才造成人们对煤的误解。
煤可以做到和天然气一样清洁,甚至更加清洁!
除了《苍穹之下》里提到的洗煤技术之外,还有更加先进的科技,让煤得到清洁高效的应用。
这些鲜为人知的先进技术,它就在服务北京的燕郊三河电厂,服务上海的外高桥第三电厂里。
这两个电厂当之无愧地代表着全世界燃煤发电的最顶尖水平,是全世界最清洁、最高效的燃煤发电厂,清洁到什么程度呢?
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了天然气电厂的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胜过天然气。他们重新定义了燃煤发电,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清洁能源!
就像“外三”这个示范级电厂2台100万千瓦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自2008年投产以来不断刷新和改写着世界纪录,除烟尘排放外,外三的排放水平优于燃气电厂排放限值。其中,被认为对PM2.5贡献最大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更是只有天然气排放标准的1/3左右。
实践已经证明,只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燃煤发电甚至可以超越燃气发电,变得更清洁,更环保,与环境更友好。
如果这样先进的示范级技术能够应用到全国9亿千瓦的火电装机上,再辅以更好更合理的电网空间布局,可以想见对环境压力的改善有多么巨大?
这,才是环保与发展兼得的真谛。
作为煤矿人,我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赖以生存的普罗米修斯火种——清洁、环保、高效。
虽然目前我们遭遇市场严冬,但要坚信,煤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因为——中国离不开煤炭。
原标题:煤炭还有没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