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上个月怎么用了这么多电?电费多了是不是和用智能电表有关系?”随着贵州省黔东市供电部门电表安装改造工作的展开,智能电表已经慢慢进入凯里市民的生活。不少市民对智能电表也有很多疑问,其中最多的就是怀疑智能电表比以前的机械电表“跑得快”。
现场实验证明读数几乎相同
3月26日下午,记者带着疑问与凯里供电局、黔东南州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展开了一场“电表运行比对实验”。希望能通过实践求证是否如市民反映的智能电表“跑得快”!
在测试现场,供电局的校表员石军随机选取一块编号为:2004-0532986的机械电表和一块编号为:11011472的智能电表。此时智能电表上的读数为0.47kWh,机械电表的读数为238.03kWh。

第一组比对试验
第一个实验,石军通过仪器将16.5W的用电负荷加到两个电表上,以模拟小负荷状态下电表的运行情况。
通过电表上的按键,记者在智能电表的屏幕上能清楚的看到当前该电表的运行情况。当前电压为220V,通过电流为0.075A,用电功率为16.5W,脉冲灯不停的在闪烁,据石军介绍脉冲灯闪烁表示家里正在用电。
而在同样的情况下记者发现机械表也在缓慢的运转,但是如果不注意观察几乎感觉不到。
经过10分钟的测验,两块电表的数值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组比对试验
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通过仪器将1100W的用电负荷加到两个电表上,以模拟大负荷状态下电表的运行情况。
在1100W的用电负荷加到电表上后,在智能电表的屏幕上立即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当前电压、通过电流、用电功率分辨显示为220V、5A、1100W,脉冲灯闪烁频率明显加快,据工作人员介绍脉冲灯闪烁频率越快,表示家里用电负荷功率越大。
同样的,机械表的转盘与刚才小负荷状态下有了明显的区别,几乎可以轻易的发现转盘在转动。
在10分钟过后,智能电表上的读数变为0.64kWh,机械电表的读数为238.2kWh。表示耗电0.17度,二者没有明显差别。
通过这两个实验,不难看出其实新的智能电表和以前的机械电表相比并没有“跑得快”的情况出现。
石军也告诉记者,无论是机械表、智能表的计量精度和准确度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经过非常严格的检测程序合格后才能安装。且供电局计量中心检定电表时不允许开启生产厂家的封印,也就做不了手脚。
那市民为什么会觉得“跑得快”?
针对这一问题,凯里供电局计量中心的补黔江主任表示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目前还在采取人工抄表,更换智能电能表后因抄表结算周期变化,可能会存在换表前结算了半个抄表周期电费,换装后结算了一个半抄表周期电费,结果用户感觉是换表后电费增加了,实际是换表前后结算用电时段的长短不同造成的。
2、机械式电表由于长时间的机械磨损,转盘的摩擦阻力就慢慢变大,电表就越走越慢,导致读数比实际用电量小。更换智能电能表恢复正常计量后,用户错以为智能电表更快。
3、从2014年1月1日起,贵州居民阶梯电价的执行周期由月调整为年,即只要居民一年累计用电量不超过2200度,都按每度电0.4556元来收取;年用电量2200-4000千瓦时的,电价为0.5056元/千瓦时;年用电量4000千瓦时以上的电价为0.7556元/千瓦时。而2200度用完几乎已经到了冬天的用电高峰期,用电量的增加和单位电价的增加导致电费增长,也是市民误会的原因。
那么如何检测电表是否正常?
石军告诉记者,市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首先,可将电表的负荷断开,观察2至3分钟,此时电表应该不走,如果新电表脉冲指示灯仍持续闪动,可初步判断为电表存在潜动;然后可将负荷只保留1KW,使用1小时或半小时,电表应计量1KWh或0.5KWh,若差异很大,可初步判定为电表不准,客户可以向凯里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95598)联系。
州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市民对电表计量有疑虑可以按照《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仲裁检定。
那到底为何要换智能电表呢?
据了解,智能电表主要是为实现电表的远程监控,可以更方便的实现远程自动抄表,避免人工抄表带来的误差,也能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精确查询。同时智能电表的报警功能还可以自动将客户电表出现的异常情况反馈到电力部门,以便电力部门能及时排除故障。
智能电表和机械电表相比显示的信息更全,可以查看用电量、电价、当前家里电器功率等,也是为下一步在全省开展分时电价等计价方式做准备。
原标题:智能电表走得快?智能机械电表运行比对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