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批复两个基建项目,投资总额达53.6亿元,至此,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1月份共批复了9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为888亿元。中铁二局14.23-7.24%而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方政府2015年的投资安排也浮出水面,加快基建投资仍然是今年的重点投资方向。有专家预测认为,在2014年发改委批复的1.6万亿元的基建投资项目带动下,今年的基建投资项目仍然将会达到万亿元级别的规模。“基建项目投资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充分反映了在当前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企业 > 正文

发改委密集批复基建项目 7家企业受益匪浅

2015-02-02 10:45 来源:和讯网 

近日,国家发改委再次批复两个基建项目,投资总额达53.6亿元,至此,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1月份共批复了9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为888亿元。

中铁二局14.23-7.24%

而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方政府2015年的投资安排也浮出水面,加快基建投资仍然是今年的重点投资方向。有专家预测认为,在2014年发改委批复的1.6万亿元的基建投资项目带动下,今年的基建投资项目仍然将会达到万亿元级别的规模。

“基建项目投资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充分反映了在当前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建项目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很大的帮助。此外,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区域经济的建设逐步展开,基建项目的投资也将更加受到关注,并且这些础设施投资将会对稳增长、稳投资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河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时机,推进一批重大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与此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2015年要抓好一批交通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70亿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全力抓好290项、计划投资3000多亿元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项目建设。

此外,重庆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2015年将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铁路、高速公路、空港、水港、信息港等对外通道,强化都市区中心枢纽功能。

基建项目投资的加速还将对部分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认为,地方两会投资安排明确,基建投资仍然是未来重点投资方向,包括铁路、公路、机场以及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设施投资建设等,这些工程的投入都将为钢铁、有色、建材以及其他行业带来新的订单,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中铁二局:西南铁路建设龙头 泛亚铁路最大受益者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分析师:鲍荣富 撰写日期:2014-12-18

铁路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西南地区铁路建设龙头。公司前身为西南铁路工程局,200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拥有铁路工程施工、公路、市政公用工程等总承包特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目前已形成基建、物资销售、房地产协同发展的良好布局。2014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508.42/2.98亿元,YOY-8.18%/+14.91%;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物资销售业务的下滑。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铁,合计持股51.39%。

中国基建增速向上,海外建筑市场空间广阔。国内经济下行背景下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重要手段,预计14/15年狭义口径基建总投资增长8.99%/5.78%,广义口径基建投资增速18%/15%。全球建筑市场2020年将达到12.7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重要引擎。2015年国际工程承包ENR250/设计ENR150营收将达7000/800亿美元。我们判断国家“一带一路”相关规划、配套支持政策出台后中国工程公司走出去步伐将明显加快。

公司将是泛亚铁路的最大受益者。预计到2020年,世界铁路总投资额将超过1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金额将达2.5万亿元,中国企业每年获得的市场份额或将达3750亿元。泛亚铁路从云南省昆明出发,分为东、中、西三线,在曼谷汇合后最终到达新加坡。规划建设的中泰、中老、中缅、新马铁路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母公司中国中铁或将获得超过2500亿元的市场份额,公司总部座落于四川成都,将直接受益于泛亚铁路建设,预计理论市场份额或将达250亿元,是2013年铁路合同额的1.64倍。11月底已有3条泛亚铁路获批,分别是大(理)瑞(丽)铁路、玉(溪)磨(憨)铁路、祥(云)临(沧)铁路,预算总投资927亿元。

充足在手订单保证未来业绩的增长。2013年公司新签合同750.61亿元,YOY+7.2%。其中公路、市政、房建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金额占比达71.86%。201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408.7亿元,YOY-4.9%,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基数过高。截至2014年上半年末未完成合同额为861亿元,YOY+15.9%,合同收入比1.1倍。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14/15/16年EPS分别为0.33/0.45/0.58元。给予公司2015年30-35倍PE,对应目标价为13.5-15.8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中国中铁:受益于基建投资加速和沪港通

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 分析师:李攀,董馨谣 撰写日期:2014-12-16

8月份以来铁路基建投资开始发力,年底前完成8,000亿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较大。作为基建投资加速的收益者,中国中铁也加速了各项业务布局,目前公司已经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改革,并进一步细化落实,我们认为,公司在相关业务方面的调整以及项目精细化管理方面将在中期内体现一定的积极效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利率下行环境下有助于降低财务成本。我们认为目前公司估值仍较为便宜,未来还将受益于基建投资加速和沪港通业务。我们维持A/H 股的买入评级,目标价格分别上调至6.00元和6.80港币。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14年1-9月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0.73个百分点至10.2%。营业利润率为2.4%,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1.6%,同比基本持平。

2014年1-9月公司期间费用率上升0.29个百分点至5.2%。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4%,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由于研发费用以及职工薪酬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0%,管理费用率上升0.25个百分点至3.9%;由于有息负债增加以及融资成本较高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财务费用率上升0.06个百分点至1.0%。

2014年1-9月份公司新签合同额6,055.6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基建板块4,679.1亿元(铁路工程1,578.3亿元,同比增长16.3%;公路工程702.1亿元,同比减少1.3 %;市政及其他工程2,398.6亿元,同比增长13.6 %),同比增长11.9 %;勘察设计板块100.3亿元,同比增长8.3 %;工业板块149.7亿元,同比增长22%。

截至3季度末,公司未完成合同额18,476.6亿元。其中基建板块14,831.0亿元,勘察设计板块239.9亿元,工业板块217.5亿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的风险、投资类项目的回款风险以及海外政治风险。

估值

我们对公司2014-2016年A 股每股收益预测为0.490、0.536和0.582元。A 股目标价由5.10元上调至6.00元人民币,对应11倍2015年市盈率,对A股评级为买入;我们对公司2014-2016年H股每股收益预测为0.489、0.535和0.583元,H 股目标价由5.80港币上调至6.80港币,对应10倍2015年市盈率,对H 股评级为买入。

中国铁建:定增百亿投资国内四大项目 主业经营更稳健

研究机构:群益证券(香港) 分析师:李晓璐 撰写日期:2014-12-18

结论与建议:

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定增所得百亿资金将大部分用于国内项目,有助增强资金实力同时降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工程主业。当前A股和H股价对应2015年动态P/E分别为9倍和6.8倍,均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以7.20元/股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3.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36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投入25亿元用于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二期工程BT项目、投18亿元用于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小灰楼站至石家庄站工程BT项目、投16亿元用于成都市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BT项目、投12亿元用于德州至商丘高速公路夏津至聊城段BOT项目,其余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上述四个工程项目均已开工。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二期工程BT项目预计于2017年12月份竣工,项目合同额为92.8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为6.45亿元,内部收益率预计为12.31%。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小灰楼站至石家庄站工程BT项目预计于2017年9月底竣工,项目合同额为34.5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为8.20亿元,内部收益率预计为12.33%。成都市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BT项目预计于2017年6月份竣工,项目合同额为3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为2.40亿元,内部收益率预计为14.32%。德州至商丘高速公路夏津至聊城段BOT项目预计2016年中竣工,项目工程总投资31.9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为17.20亿元,内部收益率预计为8.28%。

本次发行前,铁建总公司持有中国铁建61.33%的股权,为控股股东,本次发行完成后,铁建总公司持有中国铁建55.16%的股权,仍未控股股东。

对公司的正面影响:当前,国家正在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快,预计整个“十三五”期间的铁路投资总量都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是铁路基建领域的龙头企业,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合同额为1.76万亿元,是2013年营业收入的3倍,订单充足。通过本次发行,将增强资金实力同时降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工程主业,进一步巩固及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综上,预计公司2014年和201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13.73亿元(YoY+9.95%,EPS为0.922元)和134.17亿元(YoY+18%,EPS为1.088元)。

中国交建(601800,股吧):一带一路龙头阔步国际化 收购澳洲基建商John Holland

研究机构:银河证券 分析师:鲍荣富 撰写日期:2014-12-15

核心观点:

国际化战略迈出重大一步,收购澳洲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John Holland100%股权,按完全并表约增厚2013年备考EPS0.05元,增厚幅度7.2%。12月11日晚公司确认收购澳大利亚工程公司John Holland 100%股权,交易金额9.531亿澳元,对应该公司2013年5.57倍静态PE、2014年上半年末1.80倍PB。John Holland 拥有超过65年的历史,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业务遍及基建、能源、资源、工业、水务、污水、海事、运输等,区域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出售方Leighton Holdings 是国际领先的工程承包公司、全球最大的矿业开采工程承包公司,在ENR2014年全球最大承包商中排名第13位,澳大利亚第1位。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有利于公司拓展澳洲、东南亚及香港市场,再次巩固公司一带一路龙头地位。JohnHolland 在公路、铁路、隧道和供水基础设施,道路、房屋,尤其是在运输服务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业务区域遍及澳大利亚、东南亚及香港等地,此次收购一方面将有助于公司开拓上述目标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国际化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竞争优势。

公司全面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海外业务强劲增长,基建持续稳定增长。基建建设、设计业务订单增长平稳,2014年前三季度订单YOY+8.91%/+13.2%;疏浚、装备制造订单受整体环境影响有所回落,前三季度订单YOY-19.66%/-13.4%;海外业务逐年提升,2013年收入占比达17.05%,2014H1海外新签订单占比达24.64%,加上振华重工(600320,股吧)业务,我们预计未来三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40%,利润占比有望提升至60%,成为大型建筑央企中海外业务占比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

国企改革预期、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及海外拓展有助估值持续提升。(1)新一轮央行降息预期有助于降低财务费用,预计可增厚2014年EPS4.9%,前两轮降息周期中H 股实现累计超常收益率达35.68%/18.68%。(2)沪港通获批开通之后,4月10日-11月28日A/H 股溢价率提升33.98pct。(3)尽管公司层面国企改革需待顶层设计出台,但股价快速上涨为二级板块分拆、激励、混合所有制等提供了契机。(4)“五商”战略、大举开展投资业务以及城市综合开发等商业模式创新助力持续成长。(5)发行优先股等金融模式创新有利于帮助公司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业绩。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疏浚市场下滑风险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14/15/16年EPS 分别为0.85/0.98/1.08元。给予公司2015年10-12倍PE,对应目标价9.80-11.80元,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电建:设海外区域总部 更好的迎接“一带一路”战略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陆玲玲 撰写日期:2014-11-11

董事会同意公司设立海外区域总部,为公司国际业务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公司积极推动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深化国际业务管理体制改革。海外总部的成立可以实现公司国际业务管控功能前移,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业务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效率,让公司能够更好的迎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历史发展新机遇。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假设公司今年完成资产注入,预计14/15年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和78.5亿元,EPS为0.52元和0.58元,增速分别为10%和11%,对应PE8.0X和7.2X。此外,按10%净利润增速和30%的分红率计算,公司当前股价对应14年股息率为3.8%。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公司优先发展国际业务的部署有望促成公司发展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我与大众的不同:1)新海外总部带来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营销管控体系。公司此次改变了原有的国际高端市场总公司集中营销、中低端市场子公司自主营销的海外业务模式,改由海外总部统一营销和管理,彰显公司对国际业务拓展的重视和发展决心。海外总部将在项目风险管控、营销管理等方面将聚焦更具专业性。2)公司位列2014ENR国际工程承包商250强第23位,在上榜中国企业中名列第三,国际竞争力强。14H1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9.3%,海外业务占比达25.7%,位列A股建筑类上市公司第四。2013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737亿元,同比增长13.5%,海外业务占比达35.1%。未来随着公司海外区域总部的正式成立,海外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3)年初至今公司已在多个“一带一路”市场有所收获,未来有望更多受益于政策红利。截止2013年末,公司项目已遍及全球72个国家,累计执行海外项目486个。年初至今公司在斯里兰卡、尼泊尔、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卡塔尔等重要“一带一路”国家已有订单收获,说明公司已在这些区域积累了客户资源以及口碑,“一带一路”战略将给公司带来积极变化。

中国重工:综合海岛开发将成公司下一个看点

研究机构:中航证券分析师:李军政 撰写日期:2014-12-18

投资要点:

民船业务短期利润空间有限,去产能任重道远。据克拉克松统计,2014年1-11月,中国船厂接单量为1458.2万CGT,同比下降32.0%,显示民船市场在运力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开始出现反复。此外,去产能进程依然严峻,工信部为此先后发布两批中国船厂“白名单”,共60家船厂入围。“白名单”的出台或将加速淘汰底层船厂、促进行业复苏。公司目前手持订单大部分都是13年以前的订单,而去年8月份之前的新承接订单质量欠佳,根据收入确认时点延迟一年的经验判断,本期公司在民船领域的利润空间将持续收窄,复苏进程略低于预期。

石油价格下滑冲击海工装备业务,中国南海战略将是重要支撑。随着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海上开发热情有所减弱,装备需求放缓。而当前中国的南海开发战略不受原油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将成为公司海工装备业务的重要支撑。此外,即将出台的《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也将从供给端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公司作为海工装备龙头之一将显著受益。

三沙综合海岛开发或成公司继军工军贸之后的又一亮点。南海乱局本质上源于对油气资源的争夺,直接原因则是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忽视和装备落后的无奈。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装备的长足进步,国家的目光再次投向南海,该乱局或将逐步收敛。中船重工集团或将与三沙市展开深度合作,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总包能力,在重要基础设施、海岛综合保障系统、政府公务船舶、新型渔业船舶、南海旅游装备、岛礁防卫装备等方面充分参与三沙市开发建设。公司作为集团主业上市公司获益最大。三沙市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接近全国陆地面积的25%。全市260多个岛屿(包含争议岛屿)除少数岛礁外,多为无人居住的小礁崖。除了目前正在扩建的永兴岛和南沙诸岛之外,未来国家将分批有序的进行围海造岛,建造楼房、构筑工事,建设工业企业,甚至是中小型机场。整体工程量相当巨大,建造费用惊人,据测算,建造一个高出水面3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永暑人工岛需要100-500亿元,以中间值300亿来粗略推算,仅南沙7个岛屿的扩建工程就需花费2100亿元。随着后续科研院所改制完成并注入,在三沙市的开发建设上公司将逐渐获得新的能力深度参与,凭借在综合海岛开发、深海勘探、海水淡化和风电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雄厚技术储备和总包经验,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14至15年EPS分别为0.189元和0.242元,参照2015年可比上市公司PE约38.08倍,鉴于中船重工集团后续资产证券化和国企改革进程对公司估值的提升,公司15年目标价9.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民船去产能进程迟缓;科研院所改制进程低于预期。

中国建筑:建筑新开工回暖 新签订单企稳 地产销售依然承压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分析师:赵健,张显宁 撰写日期:2015-01-19

事项:

中国建筑17日公告了2014年1-12月经营数据。

简要评述:

建筑业务累计新签订单企稳,海外新签增速有所下滑。公司1-12月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14117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12月份单月新签合同额2156亿元,同比增速9.55%,较11月份新签订单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13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海外新签增速下降。从业务分部来看,1-12月份房屋建筑累计新签11672亿元,同比增长12.9%,基础设施累计新签2349亿,同比增长1.1%,勘察设计累计新签同比增长9.6%至96亿元,从地区分部来看,1-12月份海外新签715亿,同比上升4.6%,增速有所下滑,国内新签13402亿,同比上升11.1%。

建筑单月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提升。公司1-12月新开工面积为289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9%,增速相比1-11月相比略有上升,其中12月份新开工面积为1792万平米,同比上升25.75%,与11月份大幅提升。

地产销售继续下滑。公司1-12月地产销售额为1270亿元,同比下降10.9%;销售面积为1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5%。我们估计其中前12月份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销售额分别为1036亿和234亿。

估值及盈利预测。地方政府投资放缓导致基建新签订单增速下滑,但建筑业务整体现金流情况较好;地产业务依然承压,现金流较差。当前股价对应15年PE约为7倍,未来在地产政策放松和“一带一路”催化下,估值仍有提升空间。我们预计14-16年EPS分别为0.82元、0.94和1.05元,给予公司15年8-9倍PE,合理价值区间为7.52~8.46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产销售低于预期,开工低于预期。

原标题:发改委密集批复基建项目 7股受益匪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