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工业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4)No.4》。报告指出,当前从新能源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德国和韩国,美国、日本分列第四、第五位。
专家指出,新能源工业发展将呈现四大新趋势:一是光伏产业将继续领跑新能源工业;二是风电行业未来新增装机将稳定增长;三是新能源成本不断下降;四是新能源工业加速调整,企业并购重组加剧。
当前,具有新能源工业竞争优势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德国、美国、丹麦和韩国,中国、韩国的竞争优势在光伏产业,美国的竞争优势在太阳能发电机组、生物质液体燃料及地热发电,德国的竞争优势在风电产业。
报告指出,我国之所以在新能源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上拔得头筹,原因之一是光伏产业可贸易性高于风电,因此在考察新能源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时,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对新能源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要大于风电产业的同一指标。
从聚集规模上看,中国新能源工业规模优势明显。无论是新能源产品出口规模、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还是入选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规模,中国都排在世界前列,这表明中国新能源工业具有显著的聚集规模优势。这与欧美新能源工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有着极大的不同。聚集规模优势促进新能源工业效率提高,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了新能源企业的学习成本,从而使中国新能源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
但金融服务、物流成本、知识生产部门的竞争力和软实力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四大因素。专家认为,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即使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知识生产领域的竞争力,过去30多年虽然不断提升,但迄今仅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中国的物流成本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远高于发达国家。与硬实力相比,中国的软实力相对较弱,这在中国创意产品的出口中得到了深刻反映。中国是创意产品出口大国,但在更能体现一国软实力的电影、图书报刊等领域的竞争力都很弱。中国在六大类创意服务出口中,除广告、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服务外,其他创意服务与美、英、德等国相比存在极大差距,甚至比不过印度。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以新能源工业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一国新能源工业的竞争力。在这项评价中,丹麦以0.83的高分排在第一位,中国(0.3)、德国(0.29)、西班牙(0.28)、瑞典(0.28)和韩国(0.22)依次排在第二至第六位。可见,丹麦的新能源工业竞争力非常强,后面五国则竞争实力相当。
报告预测,未来5至10年内,生态产业、新能源产业、生命科学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
原标题:图说:光伏产业将继续领跑新能源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