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智能化目前别的县局是如何实施的?能否与营销MIS、生产MIS互相兼容?有没有成功的经验、模式可供观摩、学习……?”这都是时下杞县供电局职工谈论最多的有关杞县10千伏中压配网智能化的话题,配网智能化的提出,对于地域经济不太发达的杞县供电局来讲,即感觉新鲜又觉得陌生,机遇与挑战并存。该局十二.五配网规划中有关10千伏中压配网智能化的描述,展示了其光明的前景。
配网智能化将改变传统的特巡线模式,靠人海战术的巡线方式将成为历史,由于10千伏配电线路给社会生产体系中提供能源动力支持,所以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基于其独特的资源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一旦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目前的作业方式下,很难快速、准确的找出故障点,因此势必会造成较大面积、较长时间的停电。线路故障往往出现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不管风刮雨淋、漆黑的夜晚,都能时常有二三成组、三五成群在沿线路挨杆进行排查,甚至有时需要反复进行拉网式排查,可见多么艰难、辛劳,大凡有巡线经历的同仁,恐怕都深有体会。这种排查故障点的作业方式不但损失的是供电量问题,而且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负面事件产生。
困境中往往能激发出人们的斗志,催人上进,“逼迫”着主动去改变目前的现实,基于此杞县供电局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利用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DTU、FTU)、通讯网络(主站、子站)和办公电脑相联系,优先实现对城区周围18条10千伏线路进行智能化管理,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将检测、保护、控制、计量及日常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利用“蛇打七寸“的原理,在线路事故状态下,适时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确定故障地点,为尽早恢复供电,提供时间优势。使电量损失降至最小,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供、用关系。
畅想一下不久的将来,大家也能在办公室通过监视器就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特别事故状态下,故障点的位置一目了然,那该多惬意呀!到那时杞县局的电网管理工作将会真正意义上的更上了一层楼、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