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公认为智能家居的元年,家电、电器、开关、厨卫、家居安防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家居产品正在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这些最新的智能家居产品,哪些咱消费者现在就能用,哪些更靠谱一些呢?最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要知道什么是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家庭能源。做饭洗澡用的天然气,空调、电视消耗的电、冬天用的供暖,全部都是。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不用人工手控,而是自动控制。空调到了规定的26℃后就暂停制冷,节约电源的同时给你一个适宜温度;暖气烧到18℃就自动保温,节省一大笔;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还能收集每样家电的实际用电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诟病智能家居 揭秘智能设备六宗“最”

2014-08-13 16:10 来源:大河报 

2014年被公认为智能家居的元年,家电、电器、开关、厨卫、家居安防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家居产品正在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这些最新的智能家居产品,哪些咱消费者现在就能用,哪些更靠谱一些呢?

最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

要知道什么是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家庭能源。做饭洗澡用的天然气,空调、电视消耗的电、冬天用的供暖,全部都是。

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不用人工手控,而是自动控制。

空调到了规定的26℃后就暂停制冷,节约电源的同时给你一个适宜温度;暖气烧到18℃就自动保温,节省一大笔;智能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还能收集每样家电的实际用电量,让你根据数据对其进行调整;并对家里每一样使用电、燃气、太阳能的东西进行控制,让能源利用率最大化。

代表产品:Nest智能温控器

作为一款超酷的产品,Nest温度控制器有着小巧的LCD显示屏、金属质感的外壳和优秀的自学习能力,这促使消费者关心自家的温度控制器,先进的功能将智能家居的概念照进现实。

最健康——身体健康检测设备

说起身体健康监测设备,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智能手环,利用传感技术可将身体运动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睡觉佩戴还能监测睡眠质量、脉搏跳动次数、血压等,依照一套智能化程序综合判定健康指数。

代表产品:健康手环

健康手环主要可用于锻炼、睡眠和饮食三方面。通过对手机的数据进行跟踪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将数据直观地表现在用户面前。

最时髦——智能门锁与电子猫眼

 

想拥有一个和都教授家一样的智能门锁吗?现在就能买到,还能比输入密码更智能,比如,采用指纹或掌纹识别,不用带钥匙,能把指纹开锁的信息发送至手机客户端,让户主了解是谁到过家;再比如,采用手机APP开锁,当手机靠近家门口时自动感应解锁。

同样时髦的还有电子猫眼,电子猫眼支持视频录像、拍照功能,当主人不在家时,可记录来访人员的样貌特征;如果长时间在门前徘徊,系统会向主人手机发送报警提示。

代表产品:APP解锁智能门锁

如果带着装有APP的手机,走到门口时,智能门锁能自动和APP通信确认来开门。

最环保——空气环境质量检测器

当城市被雾霾笼罩,想要了解家中的PM2.5数值、测一测厨房是否有煤气泄漏、刚刚装修完的房子是否有甲醛挥发,你就需要一台智能化的空气质量检测器了。海尔的一款空气盒子,当PM2.5或VOC超标时,会自动打开空调或空气净化器,在不知不觉中守护你的空气。

 

代表产品:海尔空气盒子

这款空气盒子的功能不局限于空气质量检测,还能通过手机APP配对,控制家电,让空气盒子与净化设备互联互通。

懒人最爱——家电网关遥控器

 

智能家居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标准尚未统一,为此,不同品牌的家电无法实现统一平台控制,不过这也让业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电网关遥控器。

小米4手机最近加入了红外控制器功能,让手机学习家电遥控器指令,完成手机控制家电功能。一款红外控制器、一个APP、一部智能手机组成的家电遥控器能自定义不同种类电器菜单,实现大家电集中管理。

代表产品:小米路由器

除了能控制小米电视外,小米路由器还能通过红外智能控制器操控电风扇、电动窗帘、小米盒子、空调等家电。

最安心——老人与小孩家庭安防

家庭安防作为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一个子类,照看老人与孩子少不了摄像头,云眼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家庭监控摄像机观念,突出高清化,使得过去模糊的安防监控变得更加清晰。

网络化也是家庭安防发展方向,移动端远程互动已成为必备功能,手机随时查看家中情况,老人倒地会报警推送,小孩离开家距离过远,也会信息报警。

代表产品:天翼全球眼

电信的天翼全球眼可满足实时查看和视频回放需求,视频存储云端管理,用户无需承担存储费用,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原标题:http://smarthome.ofweek.com/2014-08/ART-91009-8120-28862949_4.html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