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电联姻中电投谋变7月17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新闻发言人、首席信息官郭宏波首次披露,该公司正在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推进合并重组工作,目前重组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国资委。这一消息,坐实了之前来自各个途径的重组传言。今年4月份,陆续有媒体发出消息,称国家核电与中电投正在就重组整合制定方案,两大集团的整合已势在必行。一个月前,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向媒体披露,两家公司“有意”并“正在研究”重组,如果两者合并,不是规模扩张,而是价值和优势互补。陆启洲说,决定一个公司长远竞争能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市场 > 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8.4-8.8)

2014-08-08 14:39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国家核电联姻中电投谋变

7月17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新闻发言人、首席信息官郭宏波首次披露,该公司正在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推进合并重组工作,目前重组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国资委。这一消息,坐实了之前来自各个途径的重组传言。

今年4月份,陆续有媒体发出消息,称国家核电与中电投正在就重组整合制定方案,两大集团的整合已势在必行。一个月前,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向媒体披露,两家公司“有意”并“正在研究”重组,如果两者合并,不是规模扩张,而是价值和优势互补。陆启洲说,决定一个公司长远竞争能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核心板块、核心主业的连续盈利能力;二是核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家核电和中电投重组,恰恰在这两方面都能得到强化。

详情点击>>

福清核电百万千瓦级1号机组将于8月中旬首次并网

曾创造“福清速度”的福清核电再次步入发展快车道,1号机组将于本月中旬实现首次并网。这是记者昨日从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获悉的。

福清核电站位于三山镇前薛村,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省开建的第二座核电站。2008年11月21日,福清核电站工程宣布开工。项目共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投资约900亿元。

至今,福清核电站仍保持着中国所有在建和已建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用时最短的纪录。据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一般核电站的前期工作,至少要3年至4年方可完成,但福清核电站从开山第一炮到全面正式开工,只用了不到13个月。

详情点击>>

大连重工连续拿下27台核电设备订单

日前,大连重工为国内首批三代核电AP1000依托项目制造的8台起重设备,已相继验收合格并交付用户。现在,企业又开始准备生产新签订的27台三代核电国产化核岛内起重设备。

随着中国核电建设的逐步“解冻”,大连重工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良好的服务、团队化的管理,使核电产品的设计和承揽制造到达了一个新高度。从去年11月以来,大连重工分别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连续签订三代核电核岛内起重设备达27台。产品种类包括环吊、装卸料机、乏燃料容器吊车等,主要用于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三代CAP1000”国产化、CAP1400示范堆及中核ACP1000核电机组,这些机组遍布于三门、海阳、石岛湾示范堆、陆丰、徐大堡、福清、红沿河等知名核电站。其中,大连重工自主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起重量320吨用于示范堆环吊和用于ACP1000机组205吨45米大跨度环吊,质量首屈一指。

详情点击>>

中核以阿根廷项目为跳板力推核电技术出海

8月1日,记者从中核集团科技成果媒体座谈会上获悉,中核集团将在阿根廷重水堆核电项目中主要负责部分设计、绝大部分设备供应以及技术服务。这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突破。

“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成功进军国际竞争性商用核电市场,为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发挥了示范作用。”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说。

去年10月,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曾通过与法国电力公司合作,参与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从去年的“对外投资”到今年“对外输出设备和技术服务”,中核集团在海外市场已经取得较为实质进展。不过,仅仅是“部分设计”仍不能让中核集团满足,他们的目标是把国产核电技术带到国际市场。

详情点击>>

三代核电设备进入自主化阶段

“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主要指的是要培养一支具备核心技术与竞争力的设备供应团队,打造设计、制造紧密联系的联合开发体,为全球的AP/CAP系列三代核电发展提供设备支撑。从2009起,大约通过6年的努力,我们的核供应商队伍不断扩大,初步建立了三代核电设备供应链体系,并且不断完善,现阶段大概可以支持每年6~8台AP1000或CAP1400三代核电机组批量化建设的要求。”在7月29日北京召开的2014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设备部副主任简靖文如是说。

我国核电设备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独立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详情点击>>

我国核电重启大幕渐开核电企业积极布局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原本高歌猛进的国内核电项目建设戛然而止。过去三年,中国暂停了核电项目的审批,但业界关于重启核电的呼声却从未停止。

今年以来,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我国能源改革进入深水区,核电重启已悄然拉开序幕,我国各大核电企业也开始摩拳擦掌,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实力,准备大干一番。

详情点击>>

国家核电AP1000项目转化困局背后

国家核电成立于2007年5月,是中国引进美国西屋公司AP1000型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形成自主核电品牌的实施主体。

作为高起点推进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的依托,国家核电于2009年起陆续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各建设两台机组,这是世界首批AP1000机组。首台即三门1号机组原计划2013年建成发电,但一拖再拖,至今未投产。

对此,国家核电新闻发言人、首席信息官郭宏波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言,三门1号机组的实际建设进度比合同工期约有24个月的滞后。目前国家核电正在与业主方、西屋联队和施工单位一起按照首台机组于2015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的目标共同努力。

详情点击>>

第四代核能系统:“钍”里“淘金”

面对能源危机、雾霾围城,核能以绿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成为较为理想的替代能源。但是,当前核能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有待克服:如核安全问题始终像“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公众心存顾虑;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及核武器扩散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核能的发展。

虽然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曾引起全世界对发展核能的担忧,但人类对替代能源的追寻永远不会止步。我国科学家已经启动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核能系统,试图破解当前和未来核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详情点击>>

我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心脏装备”完成热态工程验证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心脏装备——主氦风机工程样机日前在上海电气鼓风机厂完成100小时热态满功率连续运行考验,这是世界高温气冷堆先进核电技术研发中的主要技术难关,标志着我国在先进核能核心装备技术上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内专家对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主氦风机运行功率4500干瓦,温度250摄氏度,满足山东荣成20万干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技术要求。

据介绍,主氦风机的功能相当于压水堆核电站的“主泵”,是在高温气冷堆启动、功率运行和停堆等工况时提供足够流量的氦气,通过一回路系统,将反应堆堆芯产生的热量带走。

详情点击>>

中国核电“出海”

核电,正逐渐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自2013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欧洲15国探讨核电领域合作后,核电外交与高铁外交一道,开始逐渐成为能源领域对外交流的主力军。

今年3月开始,中国核电国际合作开始进一步加速。最近数月,国内几大核电集团先后与俄罗斯、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签订合作协议,拟在核电建设、核电站运营和维护、燃料供应等领域展开合作。

核电缘何突然成为领导人外交中重要的一张牌?在核电“走出去”背后,政府的考量是什么?中国核电企业准备好了吗?

详情点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