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市科技局紧密围绕“五水共治”,充分发挥科技在治水中的重要作用,为嘉兴市水环境治理注入了强大的科技源泉。
一是积极调研。今年初,嘉兴市科技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组织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深入挖掘在“五水共治”中的各类技术难题和合作需求,搜集整理了全市“五水共治”技术需求50余项,涉及化工、印染、电镀、制革、养殖等诸多领域,为下一步开展科技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搭建平台。今年以来,嘉兴市科技局先后承办了“2014嘉兴市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五水共治’专场对接会”和“水梦”技术现场演示与对接会。会上,多项科技治水成果与该市技术需求形成全面对接,同时还建立了由50多位专家参加的治水专家库,为我市“五水共治”提供了技术与人才的支撑与储备。
三是建立示范。牵线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嘉兴市开展“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减控试验示范”、“嘉兴市花家浜养殖污染控制与河道水质提升示范工程”、“嘉兴市明月河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工程”等科技治水示范工程。目前,上述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嘉兴市与中科院建立了五水共治示范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有50条河道,总长约100多公里。其中利用狐尾藻技术治理的河道已推广到12条。
四是强化创新。围绕“五水共治”技术难题,嘉兴市科技局在年初发布的2014年社发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体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积极鼓励开展“五水”防治技术研究。2013至2014年,总计安排了治水科技项目50多项,科技经费300多万元,占社会领域科技项目的70%以上。
原标题:科技支撑“五水共治”出经验、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