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记者走进郧县柳陂镇亮子湾村境内的月亮湖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园内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让人流连忘返。“园区坚持生态环保理念,用生物防虫技术代替化学农药,用农家肥代替化学肥料,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园区内,一位工作人员边检修生物灭虫灯边向记者介绍,保护丹江口库区的水质,更为关键的是防治看不见的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不仅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通过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检查,严控畜禽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土壤修复 > 报道 > 正文

保护一方净土 呵护一江清水 ——十堰市治土护水工作纪实

2014-07-28 09:45 来源:十堰日报 

7月11日,记者走进郧县柳陂镇亮子湾村境内的月亮湖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园内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让人流连忘返。“园区坚持生态环保理念,用生物防虫技术代替化学农药,用农家肥代替化学肥料,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园区内,一位工作人员边检修生物灭虫灯边向记者介绍,保护丹江口库区的水质,更为关键的是防治看不见的土壤污染。

防治土壤污染,不仅是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通过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检查,严控畜禽养殖业对土壤的污染,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运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有效保护了土壤质量。

严格监督检查,积极防治废水污染。近年来,全市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措施落实,加快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步伐,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和重点企业监控人员派驻制度,加强对涉水污染源现场的监督检查,共整治排污口800个,实时监测47家重点工业企业排污,有效防止了因排污引起的土壤污染事件发生。

强化畜牧管理,严格控制养殖业污染。为切实有效地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止寄生虫、病原菌、病毒等病原体污染土壤,全市强化对养殖业的监管,规范畜禽养殖项目的建设,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畜牧业的良好发展秩序,从而有效遏制了畜牧业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实施土壤改良工程,防止有机物污染。全市推广对有机肥、沼渣沼液的应用,全面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配置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比例,有效防止地表水中氮磷钾等元素超标。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在全市铺开。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丹江口库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坡改梯专项治理工程和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等,共综合治理小流域15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余平方公里。

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水利、畜牧、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并肩作战,为保护一方净土克难攻坚,从而让我们这片美丽的土地更清洁、更安全。

郧县:

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土壤环境

残留农药、重金属、地膜……这些都是污染土壤的污染源。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郧县是如何治理土壤污染、打造国家级清洁水源地的呢?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建设生态村,在生态村内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有机肥料、沼肥和优质农家肥,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大大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大力推广 “粮—豆”、“粮—菜”等多元间作轮作模式,“菜(粮)—猪—沼”等循环模式,走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以地养地的目的,实现土地利用多级循环。

推行“三改一建”工程,即改厕、改圈、改厨、建沼气池。在农村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对生活垃圾定期收集、集中处理,做到垃圾“户入桶,组入池,村清运,镇填埋”。以郧县青曲镇洪门铺村实施清洁工程建设为突破口,该县的茶店镇樱桃沟、柳陂镇王家学等一批乡村正日渐变得亮丽起来。

开展地下淋溶监测和重金属普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从2006年开始,郧县农业局就在全县开展地下淋溶监测、土壤重金属普查工作,准确记载相关情况,为土壤治理提供可靠数据和决策依据。

为防止剧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市场,郧县各相关部门分别抽调执法人员组成专班,对全县农资经营门店进行拉网式检查。

“创建绿色有机农业生态示范区,开展地下淋溶监测和重金属普查,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郧县农业局副局长孔祥义介绍,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的实施,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达到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的目的。

郧县城关镇红桥村:

科学修复土壤实现循环利用

7月9日,记者在郧县城关镇红桥村的郧县含铬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现场看到,一辆辆大型运输车正在往填埋场内倾倒“红”土,数辆大型挖土机将这些“红”土封存在地下。

“这些‘红’土都是被重金属污染过的,所以要用生态技术进行修复。”郧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周进先向记者介绍,土壤修复专家首先会用专业测量重金属的仪器对污染区重金属污染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重金属测试污染来源和污染物质后,根据分析结果调配出最佳重金属稳化剂配方。在将污染区域土壤进行开挖转运的过程中,为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技术人员会将区域污染土壤进行分区,对于高污染和低污染土壤分别挖掘,分开转运至暂存场等待修复。待修复的污染土壤通过筛分、冲洗、稳定固化、废水处理等一系列严格的修复程序后,经技术人员检测污染修复达标后方可进行填埋或再次利用。

“这种‘刮土疗毒’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净化被重金属污染过的土壤,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对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有重要意义。”周进先说。据了解,郧县含铬污染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县内两家已关闭企业原厂址的污染土壤处置、填埋工作。下一步将对另两家已关闭企业原厂址的污染土壤进行清运、处置,此项工作预计7月底将全部完工。

郧县茶店镇樱桃沟村:

开展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自从村里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以后,我们这里的山头变绿了,河水变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家里开的农家乐生意也更旺了。”说起小流域治理带来的变化,郧县茶店镇樱桃沟村村民曾玉珍有很深的体会。

7月初,记者在樱桃沟村看到,整个村庄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不少游客在观景桥上、荷花塘边拍照留念。

郧县水利水电局局长赵华介绍,樱桃沟村小流域治理属神定河水土保持项目,2013年7月启动,当年11月完工,是该县启动小流域治理工程以来,纳入水土流失治理的首批小流域之一。

“未治理前,该村水土流失面积为2.5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量约9100吨。”赵华说,郧县县政府投资900万元,按照“山顶营造生态林、山腰种植经果林、山脚改造当家地”的治理方针,经过不懈整治,目前新建设当家地300余亩、高标准经果林1800余亩,营造水土保持林3500亩,溪沟整治1800米,修建拦砂坝5座,配套水窖100余口、沼气池200余口。

“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村第一期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成果,剩下的工程我们将分三年进行,今年的工程预计将在9月份启动。”樱桃沟村村主任朱德伟告诉记者,工程全部完成后的樱桃沟,将形成山顶郁郁葱葱、山腰果树飘香、山脚流水潺潺的美景。

丹江口市玉皇顶果园场:

推广生态种养减少农业污染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绿色环保种植,减少面源污染,保护土壤环境,已成为水源区农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7月9日,记者在丹江口库区采访时,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橘园不打农药、不使用高残留农药……”在紧临“小太平洋”的丹江口市玉皇顶果园场,场长李海虎这样告诉记者。

不打农药、不使用化肥,果树如何防虫,如何增产?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海虎笑着说:“我带你在橘园转一圈,你就明白了。”原来,玉皇顶果园场的橘园里采用绿色循环管理模式,树下种草、草养畜禽、粪便培肥。站在山顶远远望去,橘园里,太阳能杀虫灯和杀虫粘板随处可见,在一盏杀虫灯下面,记者掂了掂挂着的收集袋,里面被杀虫灯捕获的害虫有一两公斤。

李海虎说,树下种的草可以作为鸡的食物,也可以喂养其它畜禽。畜禽粪便可作为果树肥料,不仅节约资金,还能保护土壤。与此同时,橘园采用滴灌技术,既能节水,又能减少水的地面径流,避免水土流失。

记者随后来到丹江口市蒿坪镇余家湾村,生态种养大户范元君对记者说:“猪圈里的粪便,用水冲洗后,沿着管道自流到坡下的沼气池里,成为产生沼气的原料,沼渣沼液是优质的农家肥。我们这里的核桃树都不上化肥,长出的核桃吃起来香得很!” 

原标题:保护一方净土 呵护一江清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