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的出现是助推农业发展的一次技术性革命,就陇南而言,2013年,全市农田覆膜面积达172.45万亩,地膜、棚膜用量12660吨。然而,上万吨的地膜,有的回收,有的则废弃在农田里,对土地的污染也逐年增加。
记者从陇南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总站了解到,2013年,陇南市废旧地膜回收4860吨,折纯2765吨,回收率仅为39.5%,平均每亩残留地膜2.54公斤。
残留的地膜,成了土地的“暗疮”
记者在武都区两水、汉王、角弓等乡镇发现,乡村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沟渠两侧随处可见丢弃的废旧地膜。路旁和田间的树梢上“白旗”飘扬,水渠边堆积的废旧地膜厚度有的达5至6厘米。刨开覆盖过地膜的耕地,随处可见大片废旧地膜残留在土壤之中。
陇南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总站技术人员徐辉介绍,目前,陇南农村使用的地膜大部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易降解,在土壤中完全降解需150年左右,如不及时回收和科学利用,将会对土壤结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残留地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由于土壤中残留地膜碎片阻隔了雨水的渗透,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二是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残留地膜的土壤,阻止农作物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致使产量下降。三是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农民将清理出来的残留地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造成“视觉污染”,还有一部分清理出来的残留地膜被直接焚烧,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四是对牲畜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留地膜与牧草混杂在一起,牛羊等误吃后,会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导致死亡。
深埋于地下的地膜变成了土地的“暗疮”,如不及时修复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与农业发展。
缺少回收企业,地膜回收困难多
武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曾在2010年开展过地膜交旧领新试点,采用5公斤废地膜兑换1公斤新地膜的办法回收废旧地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交换废旧地膜的热情很高,仅一个试点当年就回收废旧地膜达20余吨,但由于当时本地没有回收加工企业,这项措施不久就停止了。
目前,陇南市虽然有15家废旧塑料加工厂,但这些加工厂主要收购废旧编织袋加工塑料再生颗粒,很少收购废旧地膜。
陇南市农村贫困人口多,因考虑价格因素,农民购置地膜,倾向于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地膜,这种地膜,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容易破损不易回收。还有一些不宜用作地膜的树脂(如耐老化性差的高密度聚乙烯)也被用作地膜原料,其用量占地膜总量的1/5。这种地膜被风化之后就变成指甲盖大小的碎片遍布田间,回收更困难,对土地的损伤更为严重。
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生存也非常困难,省上给废旧塑料回收企业的补贴是:年生产400吨成品塑料颗粒以上的企业,每吨补助100元钱。陇南市很多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达不到这个规模。现在,陇南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企业有些已经停产,武都区以前有4家能享受到省上财政补贴的企业,因为经营困难,已有两家停产转行。
加强监管加大宣传
据陇南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陇南农村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困难有三大原因。一是宣传不到位。由于没有相应的宣传措施,农民对地膜危害与地膜回收了解不多。二是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与农民对地膜污染的危害重视不足,导致资金、人员投入不足,职能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农民对地膜回收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缺少收购企业与收购网点。全市15家废旧塑料收购企业,大多建在县城,乡镇几乎没有收购网点。而且宕昌县、成县、两当县至今还没有废旧塑料收购加工企业。
为了减少地膜污染,目前陇南市通过加强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提倡采用新技术来提高地膜的回收率。
今年2月,陇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向各县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发出《关于对禁止销售使用0.008毫米以下农用地膜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3月,陇南市农牧局、工商局、质监局联合下发《关于禁止生产销售使用0.008毫米以下农用地膜的紧急通知》,各部门联合派人深入生产和销售企业、农资市场及田间地头进行监督与宣传。同时政府统一采购了740吨0.01毫米厚度地膜投入市场。
6月,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武都区在全区各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了以捡拾废旧农膜和废旧塑料袋为内容的环保活动,号召中小学生和家长将田间地头废弃地膜捡拾回家,由学生带到学校统一收集,统一交给回收利用企业。
地膜技术合理科学利用可以为农业生产增收、增效,但如果不能对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地膜将会变成“地魔”,成为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的灾难。
原标题:莫让地膜变“地魔” 陇南农村地膜回收利用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