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环保重大政策
国家大力实施节能环保政策,助推节能环保产业未来成为我国支柱产业

二、催生万亿级“环保蛋糕”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三、环保公司掀起并购热潮
我国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布局也不均衡。

目前国内的节能环保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市场分散。

多家节能环保公司掀起了扩张、并购热潮。

四、环保各领域发展不均衡
环保各领域发展不均衡

4.1水污染治理市场
废水处理的一般原则

污水处理技术(1)

污水处理技术(2)

污水处理技术(3)

4.2大气污染治理市场
大气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常见的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硫酸烟雾、雾霾
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温室效应、热岛效应、酸雨等
现今的粉尘污染十分严重,细颗粒物导致能见度降低,同时也给疾病的传播带来了更大的可能,病菌极易隐藏停留在空气微粒中随口腔或鼻腔进入人体呼吸道内造成致病现象。
大气污染控制

4.3固体废弃物市场
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

我国固体废物排放现状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

五、土壤治污市场待拓荒
土壤污染的来源

土壤修复技术

在目前的节能环保产业中,最为稚嫩的当属土壤治理行业,其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
1、土壤治污市场巨大
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根据污染类型和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国内多个试点项目单体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个别项目甚至投资超过 20 亿。在环保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所占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20%-50%。按照国内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土壤修复所需投资将达到上万亿。
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2013年6月,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显示,为了清除“镉米”背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我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网,按网格进行土壤采样,这项工作最重要任务就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开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的近期目标为: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政策逐渐明朗,市场启动倒计时
政策、标准以及资金来源不明确是制约土壤修复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预计将在 2013 年初印发,《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已经正式进入国家立法阶段。未来土壤修复的资金结构将形成房地产与政府专项投资为主的路线:对于存量污染土壤,将形成以国家专项资金为主导、地方政府给予补助,外加房地产投资与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方式,倾向于“谁受益谁付费”;而对于增量污染土壤,将明确责任方,力推“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
与大气、水资源治理不同的是,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发展十分缓慢。
1、规模大;2、周期长;3、技术难。
国内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准备涉足土壤修复的公司,技术路线多样化,市场竞争较为无序,但具备项目经验的公司有限。
东江环保:11月与江苏上田环境设立子公司,涉及污染场地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业务。
桑德环境:专门成立环境修复事业部,主要从事尾矿砂治理及矿区生态修复、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等。
原标题: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受政策红利 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