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维度设备状态监测中心承接南网状态检修信息化落地
6月30日,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全维度设备状态监测中心2.0版上线,特别新增了设备运维决策模块,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了主网电力设备智能监测、智能诊断以及设备运维的智能调度,以最快的速度承接了南网状态检修信息化落地,提升了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输变电设备运维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客观性,为南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南网公司为落实公司2014年工作会议精神,试点推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于5月12日印发2014年状态检修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要求“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逐步提高对设备运行状态诊断及预测评估的水平,完善状态检修开展的基础及条件”,“完善建立状态监测平台及适应全面状态评价的信息支持平台”。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提前探索并把握南网公司设备管理思路,及时转变工作重心,在全维度设备状态监测中心1.0版的基础上,迅速按《方案》要求实现信息化落地。目前已依托系统完成2014年第一次状态评价工作,通过系统自动采集信息开展智能辅助评价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智能运维调度自动生成运维措施并辅助生成生产计划,让设备管控有的放矢。从信息采集到智能评价,从基准风险到智能重要度分级,从两个维度到运维等级,从运维等级到智能策略,从策略到辅助计划,深圳局实现了设备运维调度的全过程智能信息化支撑。
信息孤岛丛生,评价难客观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所辖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共22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643台,变电容量65506万千伏安,断路器、互感器等设备数量庞大。而各类设备信息分布在生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十几类系统中,其中2012年底深圳局部署的在线监测系统就有十几个后台,同时还有大量信息仍是离线管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因为难以迅速查找设备状态信息,导致部分人员依靠“拍脑袋”来开展状态评价,并最终导致状态评价同设备运维一定程度的脱节。设备运维及缺乏统一调度也缺乏针对性,过维护与欠维护并存。
广泛吸取经验,智网迎发展
为解决目前设备管理中的问题,适应智能电网发展,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13年启动状态监测中心建设,并先后赴中国电科院、南网科研院、国网电科院、华北电科院等12家电科院和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7家科研单位调研;邀请了南瑞继保公司、南瑞信通公司、北京浩宁达公司、福建和盛公司等二十余家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并携手国网电科院、中国电科院、清华大学、康拓普公司等数家单位共同开展全维度设备状态监测中心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驾驭大数据,智能推进精益
“精益来源于对细节的把控,影响设备运维策略的数据是海量的,只有通过人工智能把最需要关注的设备呈现在决策者面前才能实现精益化设备管控,提升电网设备的驾驭能力,进而提高电网可靠性。”深圳局技术中心副主任姚森敬说,大数据既是设备管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没有这些数据说话我们以前总是凭感觉,心里不够踏实。
深圳局按照“逐步解决设备状态信息获取不全面的问题”的要求,提出了生产数据质量提升方案,通过对在线监测数据在线率、生产数据完整性、调度数据模型差异率等方面的改进,逐步推进状态信息集成工作。技术中心李勋博士告诉记者“我们以前的在线监测装置缺乏管控,经常数据一断就是几个月,现在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缺陷,实现了闭环管控,在线率大幅提高”。高试班杨益公打趣说道:“以前忙起来就没太关注在线监测装置缺陷,想着不是主设备就没有大问题,可现在不行了,不及时处理就自动发到下一流程发布设备风险了,现在数据重要性提高了,毕竟生产计划就是这些会说话的数据生成的!”
下阶段,该中心系统将以设备运行监视和状态分析为核心,逐步完善输变电设备管理精细化支撑手段,根据南网最新风险评估等导则改造系统,以实用化和数据应用为重点,通过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有效挖掘分析,开展设备运维调度,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