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土壤修复市场会全面启动,到202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将达2000亿元。” 6月21日,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益在“2014(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上大胆预测。
土壤修复“重、大、热、难”
张益用“重、大、热、难”这4个词形容我国土壤修复现状。大范围大面积的污染超标率,可谓“重”;万亿级规模的市场预期,可谓“大”;一年多时间新注册数百家相关公司,可谓“热”;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可谓“难”。
从国家层面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启动土壤污染修复已经刻不容缓。张益表示,近几年我国加快土壤立法,但在法规标准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六方面的缺失:一缺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制度;二缺监督机制以及惩治手段;三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四缺界定责任主体法律规定;五缺土壤环境质量识别标准;六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法规。
对于备受期待的土壤污染的防治法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张益透露,行动计划有望在今年出台,而作为一部法律,防治法则可能在明年或后年,甚至更晚的时间公布。
土壤修复市场“双重壁垒门槛高”
土壤污染催生出万亿市场的想象空间,企业争先恐后扎堆涌入。张益提出,目前国内至少有500多家企业的业务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包括北京建工修复、北京高能时代、中节能大地、永清环保等。
但张益认为,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存在技术与资金的双重高壁垒,真正进入并不容易。他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土壤修复市场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想要涉足的企业需冷静谨慎、充分准备。
未来5年市场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
由于高门槛的限制,张益预测,未来五年土壤修复市场将会经历一场“大浪淘沙的洗礼”,最终适者生存,形成高集中度的业态。
他认为,未来真正生存下来,并且做强做大的企业,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先进的工艺技术跟成套设备;强大的投融资能力与工程管理能力;良好的政府背景跟内部灵活的机制。
土壤修复市场会“全面启动”
《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拨出300亿元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针对城市历史遗留污染土地,中央将给予30%-45%的财政补助。
张益引用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的话称,“与大气、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几乎没有起步,总体差距较大。但一旦市场打开,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张益预计,未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将会全面启动,201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而2025年将达2000亿元。
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空间巨大,但现阶段我国土壤修复的责任主体还不明确、商业模式还未成型、资金渠道还不畅通。张益最后提醒道,欲进入土壤修复市场的企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诸多挑战。
原标题:张益:202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达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