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流特高压的争议仍在继续,而且远比想象中的激烈。争论的焦点是交流特高压一直绕不开的底线:安全性。而这个问题,成为能源局的新课题。
5月15日,一场围绕“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的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以及交流特高压反对者在会上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俞正声开头表示,14日他向李克强总理通报开此会,并受到总理支持,让其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俞正声并宣布,开会先听王禹民、舒印彪、钟俊(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和丁道齐(原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副主任)等五人发言,再大家发言。"会议各谈各的观点,不扣帽子、不批判、不解释。"他强调。
用公开的方式将交流特高压的争议放在政协协商会的桌面上讨论还是第二次,并且邀请了反对者的参与。这是因为上一次,由于会议为每位反对者预留的交流时间太短,而赞同者安排过多,最终遭到反对的老专家们集体缺席抗议。
本次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了自己对交流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的不同看法。副局长王禹民建议,进一步深入论证构建“三华”同步电网的安全问题。他表示:“‘三华’电网覆盖地区涉及8亿多人口,GDP总量占全国70%,总装机容量已达7.2亿千瓦,用电量占全国60%以上,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经济损失和社会稳定影响巨大,后果难以估计。”
此外,意见的分歧还包括:对特高压交流的经济性,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力推的“强交强直”的方案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特高压分为交流特高压与直流特高压。目前国网力推的交流特高压,在上世纪,日本、苏联、意大利在都做过尝试,不过后来由于经济和安全问题都放弃了。而直流特高压则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不仅中国有众多项目,欧美等国也广为采用。为了推行交流特高压,国网一直在强调直流特高压的问题,比如“短路电流超标”、“直流输电故障安全”,认为这些问题必需通过交流特高压解决。
但这些问题,事实上可在超高压电网中得以解决,并通过了南网的论证。《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南方电网发展以直流为主的西电东送技术路线,形成适应区域发展、送受端结构清晰、定位明确的同步电网主网架格局。
在制作规划时,南方电网公司重点比较了直流输电和构建交流特高压输电网架两类建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技术,南网主网架结构清晰,运行安全可控,事故可防,输电效率高,且与特高压交流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更好的适应性。
对于南网模式,刘振亚在会议上回应是:南网有他的管辖范围,有它的权力;而国网有它的范围,有它的权力。国网要实现的3千多公里,甚至4000公里的输电,南网不具有相似的规模。他并强调,南网的直流输电只需要500万千瓦,因为它输电距离短。而国网要1000万甚至1300万千瓦才行。为了回应对于“强交强直”方案的质疑,他用了个比喻:"直流与交流就像男女一样,不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或者只有女人没有男人。”语毕,台下一片哄然。
显然,他的比喻反而引来了更多的质疑。有电力业内人士称,如果直流特高压一定需要交流特高压互补,那世界上为何只有国网建设了两条交流特高压输电线,其他电网(都没有交流特高压输电)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怎么运行的?“用男女互补怎么能解释交流特高压与直流输电都关系有可比性吗?”
另有电力人士指出,南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有超过500万千瓦,也有送800万千瓦的,南网的直流故障切除干扰是依靠受端电网的无功支撑能力。“南网和华东电网的短路电流都在50千安左右,为什么华东不能解决?靠交流特高压输电转移功率更易引起连锁故障。为什么不能分散大容量直流的落点功率?”
座谈会临近尾声时,俞正声总结了会议主要分岐:如果特高压交流要搞安全性怎样?如果强直弱交无问题,就不要搞特高压交流。他认为,这是关系国家安全、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大问题,一定要解决。"能源局回去后就组织论证,不要回避问题,要集体研究、科学论证。"
停顿几秒,他说道"这次会议写成报告,送国务院。"
附录: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
第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出席人员名单
(32人)
一、全国政协领导同志(5人)
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主席
杜青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庆黎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苏荣 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同志(4人)
孙怀山 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常务副秘书长
仝广成 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张秋俭(女)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侯建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4人)
王禹民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
曹健林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
舒印彪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
四、全国政协委员(1 2人)
周伯华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家工商总局原局长、、党组书记
云公民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刘振亚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李毅中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党组书记
南存辉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无党派)
王抒祥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玉锁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廊坊市工商联主席,廊坊市政协副主席,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无党派)
宁崇瑞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甘肃省主委,中国地质工集团、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民建)
刘吉臻 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钟俊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
蓝闽波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农工)
蔡国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常委、北京市主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台盟)
五、专家学者(7人)
史大桢 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卢强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民盟)
李立涅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道齐 原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副主任,原国电通信中心主任
王仲鸿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曾德文 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电网规划专家组成员
蒙定中 原电力部生产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际大电CIGRE和IEEE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