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迪龙2013年经营情况:2013年是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日益重视和对环保产业投资的不断增加,环保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之一。环境监测作为环保产业链最上端的行业,在这一年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环境监测行业的最早参与单位之一,多年来,依靠优质的产品和全面服务,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紧抓外部机遇,积极拓展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完善内部管理,经营业绩得到迅速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制定了详实的经营计划,在公司全体员工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公司既定目

首页 > 环境监察 > 企业 > 正文

雪迪龙2013年业绩及分析

2014-04-16 10:05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雪迪龙2013年经营情况:

2013年是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日益重视和对环保产业投资的不断增加,环保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之一。环境监测作为环保产业链最上端的行业,在这一年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环境监测行业的最早参与单位之一,多年来,依靠优质的产品和全面服务,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紧抓外部机遇,积极拓展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完善内部管理,经营业绩得到迅速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制定了详实的经营计划,在公司全体员工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公司既定目标,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89亿元,实现净利润1.34亿元。

(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1)2013年度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营业收入:完成5.89亿元,与去年同期3.79亿元,相比增长2.1亿元,增长55.60%。

(2)净利润:完成1.34亿元,与去年同期9985.86万元,相比增长3429万元,增长34.34%。

(3)总资产:至2013年末13.46亿元,比去年年末11.61亿元,相比增长1.84亿元,增长15.86%。

(4)净资产:至2013年末11.80亿元,比去年年末10.68亿元,相比增长1.12亿元,增长10.50%。

(2)2013年度各项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主要指标分别为7.37、6.14;在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和存货周转率(次)分别是0.47、2.24、2.25;在盈利能力方面,基本每股收益达0.49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93%。

(二)生产工厂深度挖潜,缓解产能瓶颈问题

由于2013年环境监测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的生产能力遇到极大的挑战,需要生产工厂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产能,工厂顺应市场需求,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通过安排循环加班,提高产量;加大存货的周转速度,保证生产空间和存储区域的充分利用;开辟其他的临时区域作为临时生产线,确保按客户需求交付产品等等,缓解了产能不足的问题。整体来看,目前的场地规模已经无法再支撑公司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募投项目环境监测生产线和工业过程分析生产线的基建工程在2014年完工投产,这一生产瓶颈问题将得到缓解,为2014年公司业绩持续稳定上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持续进行研发创新

2013年度公司继续加大对研发部门的投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促进研发创新。2013年11月27日,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申请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在线/便携监测设备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得了正式批复,目前正在研发过程中。同时公司继续加大与科研院校及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激发创新能力,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品牌产品。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共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着作权17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四)募投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2013年,公司全力进行五项募投项目及新基地的建设,其中环境监测系统生产线、工业过程分析系统生产线及分析仪器生产车间主体已封顶并进入装修工程阶段,由于涉及基建和装修工程,进度有所滞后,按目前的进度,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将预计投入使用的日期进行了延期,预计于2014年9月份可投入使用。2014年公司将加大各项装修工程的推进力度,争取在2014年内尽快实现生产车间入住投产,为公司创造效益。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开始进入装修阶段,但实验室装修要求较高,装修周期较长,设备采购周期也较长,进度较原计划有所减缓,董事会经过考虑,根据目前实施进展情况,将预计投入使用日期进行了延期,预计2015年5月可以使用。

运营维护网络建设项目计划建立29个环保运营维护服务中心,截止12月31日,共计完成建设18个计划内的运维中心。全国累计共建成49个运维中心,运维网络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区域。鉴于目前运营项目招标比较分散,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暂时先按照区域运营和维护设备数量来进行资产和人员配置,未来根据该区域所签订的运营和维护设备数量增长情况,逐步再进行资金投入。因此,运维网络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并完全达到预计使用状态的日期,将根据实际运维业务的开展情况而确定。

2013年年底,用于保障公司在执行的两项国家重大专项研发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为进一步扩大研发和生产经营规模奠定基础,公司投资新建的专项研发实验室及生产办公配套项目目前建设进展顺利。

(五)积极进行投资考察

自公司上市以来,公司一直积极的寻找投资机会,谨慎的寻找考察并购对象,多方位的收集分析投资信息及行业信息,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提升做充分的准备。

雪迪龙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13年公司抓住国内环保投入快速增长的机遇,积极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尤其在环保监测领域,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88,997,388.21元,较2012年度增加210,475,280.17元,增加幅度达55.60%,同时由于监测领域市场竞争力度增加,公司努力挖潜,降低成本,虽毛利率有一定幅度的下滑,2013年度公司仍累计实现净利润134,146,672.61元,较2012年度增加34,288,056.88元,增长比例达34.34%。

公司回顾总结前期披露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严格按照公司计划执行各项战略,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实施进度、整合强化营销网络、拓展新业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深化科学管理,超额完成了公司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

2、收入说明

公司2013年度紧跟国家在环保投入的政策,加大了在环保行业的各项投入,实现了环境监测系统的大丰收。2013年度累计销售分析系统2077套,较2012年增加了57.83%,确保了签订合同的顺利执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雪迪龙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经验与品牌优势:

公司是环境监测和过程分析领域的市场先入者之一,成立十多年来,公司不遗余力的为国内外多行业多领域的客户提供着优质的产品及服务,通过多年来产品的应用、维护与反复改进提高,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现场实践经验,雪迪龙的品牌也覆盖了多个行业及领域,公司已完全能够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从方案设计、部件加工、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到后续运维服务的专业化服务。多年来的市场拓展已为公司积累有大批客户资源。公司大量的系统产品销售收入来源于大型环保工程承包商、或是颇有名气的工程公司,稳固的客户资源将利于保障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尤其在火电行业烟气监测市场,公司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作为火电脱硫、脱硝工程承包商的核心供应商,在近年脱硝市场爆发的背景下,公司的行业优势将会明显显现,经营业绩将快速增长。

(二)产品优势和系统集成优势

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强与国外知名分析仪器公司、国内科研院校机构的技术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同时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形成了多系列的产品。产品范围涵盖环境监测系统产品系列,其中细分有SCS-900C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SCS-900L垃圾焚烧监测系统,AQMS-900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Model9810污水COD在线监测系统,Model9820污水氨氮在线监测系统,Model9830污水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等;过程分析系统产品细分有SCS-900F石化化工行业气体分析系统,SCS-900D冶金行业气体分析系统,SCS-900A水泥行业气体分析系统,SCS-900B空分行业气体分析系统等;分析仪器仪表系列细分有红外分析仪系列,磁氧分析仪系列,热导分析仪器,微量水分析仪系列,颗粒物浓度监测仪,便携式红外线烟气分析仪等;软件产品有AQMS系统监测软件、环境监测中心平台等,另有大量配套产品及部件。

上述系列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力、垃圾焚烧、水泥、钢铁、空分、化工、石化、多晶硅等多个行业,近年来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刺激了市场空间的迅速扩展,《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环境质量监测,火电脱硝监测,重金属污染防治监测等极大的拉动了市场的需求,且环保仪器设备的购买是政府主导行为,这对公司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保障,使得产品优势得以发挥。

(三)研发创新优势

目前公司从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研发的各项投入已无后顾之忧。公司一直将自主研发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公司的研发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公司已形成一支专业、创新性强的研发团队,同时已建成多个研发专用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专业检测仪器及设备,为研发提供了硬件保障。2012年,公司承接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重点防控重金属汞、铬、铅、镉、砷便携/车载/在线监测仪器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中―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大气/烟气汞在线监测关键设备研制与产业化‖的研发任务,目前样机已初步研制成功;2013年11月27日,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申请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在线/便携监测设备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得了正式批复,目前正在研发过程中。在国家相关资金的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公司的研发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运营维护优势

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形式已经从产品层面逐步扩展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层面,作为仪器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运营服务是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在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同时,又提升了单位客户资源的产值,在存量市场空间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公司在行业内已率先开展了运营服务的业务,并铺设建成了覆盖全国的运维网络,公司至今在国内设立了49处营销和技术服务中心,配备近300名专业服务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现场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客户及时有效的专业化服务。

雪迪龙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前景

(一)国家政府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力度近年来,国家频频发布环保治理相关政策,逐渐完善环保政策体系,给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2013年6月份,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坚定推进大气治理工作;2013年8月份,环境保护部出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2013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并明确规定了关于治理的多项具体措施;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治理措施,落实各方责任,推动形成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齐心协力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格局。同时,环保部牵头开展了多次环保专项检查行动,加强环境监管及环保治理措施的落实。

我国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2013年8月份,国家计划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2013年10月14日,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2014年1月19日,北京市拟投7600亿元治理雾霾天气。同时,国家财税部门还通过相对优惠的财税政策、资金渠道等方面给予环保产业支持。随着国家对于环保产业不断加大投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环保产业将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受国家政策和下游需求的因素拉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环保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和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是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之一。污染治理,监测先行,作为环保产业链最上端的行业,环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环境质量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基石。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还较为薄弱,而我国的环境状况却非常严峻。现阶段,政府及环保部门正加大环保监测力度,一方面划定环保边界,确定环保责任主体,另一方面对污染源进行连续跟踪,确保没有超标排放。总之,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下游需求的增加,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二、目前的竞争格局

受益于国家环保政策的驱动及对环保投入的增加,国内环境监测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78家,主营业务收入约为76.0亿元,同比增长14.60%。利润总额约为5.6亿元,同比增长15.73%。在环境监测领域,民营企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成长,尤其是综合实力强、有良好运营维护能力的上市企业,优势更加明显。这些上市公司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在研发创新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在部分领域与进口产品的竞争中不相上下。

由于环境监测行业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批的企业逐步涉足该领域,但目前该类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单个企业的产品种类较少,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在未来几年内,环境监测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过程。在环境监测领域,通过收购兼并进行扩张是一条节省研发费用、快速进入相关领域的捷径,国内的许多公司也通过兼并收购来实现迅速扩张,因此环境监测领域的竞争将日益激烈。随着国产仪器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国内仪器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会慢慢扩大,而外资企业由于其在关键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会继续在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三、公司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计划

(一)2014年主要经营目标

1、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

2、实现净利润增长率25%;

3、重大质量、安全、经济责任事故为零。

(二)拓展新业务

2014年,公司将稳定拓展现有市场,重点加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智慧环保等业务的投入;积极寻找现代服

务业的合作商机;充分发掘与拓展现有客户资源,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逐步拓展VOCs、重金属等检测市场,加大拓展应急

检测设备市场;加大对外贸易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