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8时至12时,国网湖北检修公司鄂西北运维分部对1000千伏特高压南荆Ⅰ线开展4个小时的北送500万千瓦大负荷试验,最终顺利通过运行试验。

图为工作人员在1000kV南荆Ⅰ线铁路地段进行温度测量。尚华珍 摄
为保证此次试验的顺利进行,鄂西北运维分部安排人员对沿线进行巡查,在特别重要线路1000kV南荆Ⅰ线#209-#214区段内设置特高压南荆一线大负荷保电指挥部,由检修公司鄂西北运维分部负责巡查;在重点线路有工作人员对关键部位进行红外测温,对跨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的地段进行线路弧垂和安全距离测量;如发现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危机缺陷和重大隐患,要求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处理。
在试验期间,该分部对1000kV南荆Ⅰ线及近区500kV线路实时导线接头、通流金具、重要交叉跨越区段弧垂和安全距离测量及比对工作。加强特高压襄阳站1000kV南荆Ⅰ线、500kV樊白ⅠⅡ回、500kV斗樊ⅠⅡ回输送功率、电压、频率的运行监视,做好异常处置。定点记录主变、高抗及中性点小电抗的绕组温度、油温,以及主变(高抗)油色谱在线监测和局部放电数据以及GIS局放和气室压力数据,大负荷试验后比对分析。
鄂西北运维分部主任王全生介绍,这条线路主要是南北互供,水火调剂的重要通道,对环保有重要意义,一是北煤不需要南运,就地发电,通过电能输送过来;二是一条特高压线路要抵5条500kV的线路,大大节约了占地资源。经过多年的运营,再次进行大负荷运营,此次试验,从山西晋城到河南南阳是500万负荷,从南阳到襄阳到荆门是200万负荷。
王全生表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有利于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湖北襄阳等沿线城市的经济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用电更有保障,为下一阶段发展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为骨干网架的电网打下坚实基础,试验成功后,将确定在特高压在电网的主导地位。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线路是中国首条试验示范工程,2009年1月6日,建成并投入商用,全长640公里,是迄今为止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被誉为中国的“电力高速公路”。2010年8月12日,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特高压已不再是“试验”和“示范”阶段,后续工程的核准和建设进程有望加快。中国的成就,被国际大电网组织称之为“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