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分为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两部分。骨干网络由国调/网调骨干网、省调骨干网、地调骨干网组成,采用双平面结构,双平面之间互为备份,有效提升整网可靠性,同时省级以上骨干节点间传输链路为155M,可满足未来新业务部署需求。接入网络由各级调度直调厂站组成,并将县调(区调)也纳入地调接入网范畴,接入网络覆盖到35KV电站。同时,厂站部署双路由器,与相邻两个等级的接入网络相连,实现接入网交叉互备,提升业务可靠性。背景/挑战电力调度数据网承载生产调度业务,分为实时控制区(I区)和非实时控制生产区(II区),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网络之一。负责国家电网、

首页 > 智能化 > 技术 > 正文

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解决方案

2014-02-11 15:33 来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分为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两部分。骨干网络由国调/网调骨干网、省调骨干网、地调骨干网组成,采用双平面结构,双平面之间互为备份,有效提升整网可靠性,同时省级以上骨干节点间传输链路为155M,可满足未来新业务部署需求。接入网络由各级调度直调厂站组成,并将县调(区调)也纳入地调接入网范畴,接入网络覆盖到35KV电站。同时,厂站部署双路由器,与相邻两个等级的接入网络相连,实现接入网交叉互备,提升业务可靠性。

背景/挑战

电力调度数据网承载生产调度业务,分为实时控制区(I区)和非实时控制生产区(II区),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网络之一。负责国家电网、大区网局、省电网、地市电网、县市电网(集控站)的调度和管理。伴随智能电网战略,华东、华中、华北电网的形成,以及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调度数据网面临三重挑战:

新业务发展受制约

新业务骤增,带宽不足:远方图形终端和IP-KVM的维护带宽(不切换画面)需求约在200K,其冲击带宽可达数十兆,而现有骨干网带宽仅N*2M。设备性能和接口不足:各级直调厂站、110KV/35 KV变电站不断增加,网络向下延伸,设备性能和接口数量不堪重负。网络覆盖不足:省网覆盖有限,部分地调空白,直接制约智能电网建设和调度应用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更高的业务可靠性要求

一个网络平台多个业务,如何保证可靠性?业务突发或链路故障时,关键业务的质量保证措施不足。部分厂站屏体资源/资源不足,无法双机备份,使网络延伸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网络运维复杂度几何倍数增长

海量设备,管控困难:一处故障多层告警,故障识别困难。人员经验要求高:IP技术复杂,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排障。站点分散,部署量大:智能电网与配网建设,站点数量猛增,部署工作量巨大。

现有的调度数据网已不适应特高压大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更不满足智能电网战略的规划实施。

解决方案

华为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分为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两部分。

骨干网络由国调/网调骨干网、省调骨干网、地调骨干网组成,采用骨干路由器和光传输设备组网,为了保证骨干电力传输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平面方式;同时省级以上骨干节点间带宽大,并可充分扩展,可满足未来新业务部署需求。

接入网络由各级调度直调电厂或电站组成,县调(区调)也纳入到地调接入网范畴,并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新建的110KV和35KV变电站,保障业务覆盖。接入网络采用NE路由器或S系列交换机组网,全网采用MPLS VPN进行隔离,并考虑充分的冗余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在厂站节点的边界路由器,与相邻等级的接入网络相连,实现接入网交叉互备,提升业务可靠性。

图1. 华为智能电力调度数据网解决方案概览图

客户价值

面向未来新业务,网络平滑扩展

骨干网双平面互备,并且带宽提升至155M,接入网延伸到35KV站,解决覆盖问题。设备扩展性强,支持E1到10GE、100GE的平滑扩展,单槽位可大100G大容量,满足新业务发展需求。

业务可靠安全

采用BFD、FRR多维可靠性技术。厂站使用双机互备或单机双引擎互备。MPLS VPN,HoPE实现业务隔离。MPLS QoS精细化业务质量保障。

统一高效网管

融合网管,实现多个产品及业务的统一管理。运维可视化、业务可视化,降低运维专业化程度。海量告警智能过滤定位,提高故障识别效率。接入设备自动配置,业务一键配置,批量部署更简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