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量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对各类生产及生活资源需求居高不下,线缆作为沟通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来持续建设,行业产能已是全球第一。庞大的产业规模一方面让业界看到国内线缆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却是暗藏危机。危机是怎样的产生的?低质化与产能过剩就是原罪。目前,产业集中在广东省(东莞市,以电线为主)、江苏省(宜兴市,以电力电缆为主)、河北省(宁晋县,以低压电缆为主)、安徽省(无为县,特种电线电缆)、河南、重庆、山东等地,共有7000多家生产企业,1万亿元的产值,近70万从业人员。产品集中低端 质量合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中国线缆业危机重重 产能与质量难题待解

2014-01-07 14:53 来源:工控中国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量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对各类生产及生活资源需求居高不下,线缆作为沟通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来持续建设,行业产能已是全球第一。

庞大的产业规模一方面让业界看到国内线缆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却是暗藏危机。危机是怎样的产生的?低质化与产能过剩就是原罪。目前,产业集中在广东省(东莞市,以电线为主)、江苏省(宜兴市,以电力电缆为主)、河北省(宁晋县,以低压电缆为主)、安徽省(无为县,特种电线电缆)、河南、重庆、山东等地,共有7000多家生产企业,1万亿元的产值,近70万从业人员。

产品集中低端 质量合格率低

现有线缆生产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生产的线缆产品大都没有质量保证与资金保证,更没有信誉保证,大多是凭借恶意压低价格抢夺市场,破坏了稳定的市场秩序,质量隐患严重。

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从被抽查的企业来看,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1%。其中,大型企业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7.3%,中小型企业合格率在91.1%~87%。该项结果表明,中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近年来抽查合格率始终在90%左右徘徊,10%的不合格产品带来了很大的质量安全风险和质量效益损失。

其中,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等质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绝缘、高温、护套失重等关键性能指标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产能过剩降低企业盈利点 市场环境恶化

产能过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线缆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出现大量库存积压,为摆脱库存压力,企业多会以低价营销为主要手段,而过低市场价格则进一步挤占的线缆企业生存空间,使原有产业秩序被破坏,市场环境恶化。

目前,中国线缆产能甚至可以满足全球70%的市场。专家预计,中国线缆行业年需求只有5000亿元,估计中小企业的开工率不足30%,线缆行业产能已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对电缆的需求,电缆行业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现象。

线缆从业人线缆行业表示,由于粗放式的发展,行业平均利润率一直在下降。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线缆行业平均利润只有4%,已经低于中国电工行业平均利润。

针对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工控中国认为,中国线缆产业需从质量与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才能根本改变产业市场环境。一,质量。国家质检机构需制定更加严格与频繁的检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减少线缆产品使用隐患;二,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制定落后产能淘汰规划,大规模取缔不具生产资质或单位产值耗能过大的线缆产业,使企业组成更加合理,从源头规范线缆市场。完成以上两步之后,中国线缆产业才能迎来健康发展良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