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我国东北、华北及华南等部分地区再次连续遭遇雾霾天气。面对雾霾,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雾霾多发是否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上图为陕西拆除重污染企业。根据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日数呈减少趋势,而霾日数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数均超过雾日数。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天至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绿皮书认为,我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

首页 > 环境监察 > 报道 > 正文

气象条件是“帮凶” 大气污染才是“主凶”

2013-11-08 09:58 来源:《工人日报》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我国东北、华北及华南等部分地区再次连续遭遇雾霾天气。面对雾霾,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雾霾多发是否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上图为陕西拆除重污染企业。

根据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日数呈减少趋势,而霾日数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数均超过雾日数。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天至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

绿皮书认为,我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光化学产物、局地烹饪、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都将使雾霾情况频繁产生。

京津冀地区近年来雾霾高发,有人形象地把污染源总结为:北京的车、天津的油、河北的煤。以北京市为例,根据2012年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监测数据,北京市PM2.5的污染源占比情况为:机动车22.2%,燃煤16.7%,工业及溶剂使用16.3%,扬尘15.8%,农业及畜禽养殖秸秆燃烧4.5%,区域污染传输24.5%。

因此,尽管气象条件对雾霾天气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但正如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所说,“气象条件是‘帮凶’,大气污染才是‘主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