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由于缺乏有效降水,河南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持续干旱,目前正值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持续的旱情给小麦播种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抗旱保秋播成了村民的头等大事。而在太康县的常营、芝麻洼等几个乡镇却是另一番景象。只见绿油油的麦苗已铺满广袤的田野,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给麦苗普浇“抬头水”。“我们的小麦没有受干旱影响,多亏了机井通电工程,犁地之前我们浇了一遍水,小麦出来后再浇上这一遍水,明年丰收就不成问题了”。正在小麦给浇水的常营镇胡庄村村民胡建军高兴的告诉笔者。这样种地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了?“没事,用电浇一亩地才几块钱”。面对笔者的疑问,胡建军爽快的回答。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该县土地肥沃、气候适中、日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60万亩,秋粮种植面积160万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 为增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针对近年来旱灾逐年加重的实际,进入2000年以来,太康县围绕打造粮食核心区的目标,选取常营、大许寨、逊母口、五里口、芝麻洼、板桥等乡镇率先开展实施机井通电工程。为支持地方农业发展,太康县电业局积极实施农田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各级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机井通电配套工程,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渠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机化、科技化”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至2013年全县通电机井保有量达到3.3万眼,有效灌溉面积129.69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96.69万亩。在加快配套建设的同时,该局还组织“党员服务队”和“用电流动诊所”对电力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巡视,及时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用电故障 。
“机井通了电,现在种地是年年保丰收,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还真得感谢政府和你们电业局。”胡建军话语里充满了对党的富农政策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