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安光:非常感谢,下一个是北京见恒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程人杰先生,介绍了一下基于设计流程的锋利发电机组传动技术。程人杰: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下午的演讲题目是基于设计流程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认证。我的演讲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分析流程,还有我们的示范项目。以及继续开展的前瞻性研究。根据这个风力发电机的气动原理,要提高发电机组的容量和传动规模。由于大轮叶片和塔架以及引发的振动,传统的部件惯性增加,高度降低,将整个的机组集中供应的频率也会向低频率的方向去延伸。大容量机组的系统,更适合振动的影响,而在早期的风电机组设计的载荷计算中,进行了比较简化的计算方式。这

首页 > 风电 > 风电设备与材料 > 技术 > 正文

基于设计流程的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动力学认证—风电机组传动系统

2013-10-18 10:5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宣安光:非常感谢,下一个是北京见恒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程人杰先生,介绍了一下基于设计流程的锋利发电机组传动技术。

程人杰: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下午的演讲题目是基于设计流程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认证。

我的演讲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分析流程,还有我们的示范项目。以及继续开展的前瞻性研究。根据这个风力发电机的气动原理,要提高发电机组的容量和传动规模。由于大轮叶片和塔架以及引发的振动,传统的部件惯性增加,高度降低,将整个的机组集中供应的频率也会向低频率的方向去延伸。大容量机组的系统,更适合振动的影响,而在早期的风电机组设计的载荷计算中,进行了比较简化的计算方式。这样的简化的建模无法获得准确的载荷情况,很多的设计都是采用了一些外推,或者是说功能假设的方式来获得的载荷。那么经过了设计的发展,其实发现在很多的风向中传动系统发生了破坏,很多的载荷计算会不准。不准的原因是在于载荷计算的时候,对于传动系统没有进行高度的建模,从而无法获得比较有效的,或者是说接触比较高的传动系统的载荷,需要有一套更好的或者是说更能面向实际的风电机组的传动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案和方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动力学建模的概念,可以构建关键部件载荷计算,整机的模型,包括详细的传动系统的建模,利用动力学建模技术我们可以进行关键部件载荷计算,动强力校核,系统动态特性评估等。使用发电机组多半设计的认证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我们的企业和业主极大的缩减成本和研发的时间。目前国外许多知名的风力发电机组认证公司已经强制动力学认证,而我们目前国内的业主和厂商也在不断的研究涉及动力学分析的相关技术。基于此认证中心在目前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认证范围内的工作。这是从2011年开始认证中心联合了西门子集团开展了科研项目,来进行该项目的技术储备。这两个项目中我们总结出了特性的认证流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的厂商向我们提供机组的主要设计参数和模型。我们进行构建模型和厂商提供了检查。其次我们会进行传动系统的动力决策分析,最后撰写评估报告,那么在接到流程中,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规范来保证流程的实施和有效性的开发。这个规范是我们传动系统的分析规划,这个规范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包括了部件力学模型建模,还包括了传动系统的计算与分析,还有传动系统的振动检查规范,在国外,包括美国和欧盟的许多项目,都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而且我们看一下传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的规范。对于传统系统的主要的部件,叶片,主轴等等主要的机构我们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保证部件建模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指定了特殊的工况,因为风机在运行中会遭遇很多的工况,但是我们选择了一些特定的工况,详细的评估机组的特性。那么通过传动系统的特性的检查来评估机组的振动要求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那么以我们与南车风电事业部合作的示范项目为例我来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认证流程。首先是进行部件的力学建模。以主轴为例,首先提交模型,然后进行模态的缩减,形成可以表述构建力学特性的模态模型。对于传动系统的主要的部件都要进行相应的力学简化建模来描述这些特性。那么整个部件进行力学建模之后,进行动力学的原理进行零部件的装配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动力学模型。在完整的一个传统系统动力学之后首先进行第一步是模态计算,通过一个图来分析机组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共振点。

其中这张图向我们展现了潜在的共振点,发生了哪些振动呢,我们可以对模态能量分布图两看看哪一个金属部件发生的振动。基于计算,我们又和南车风电一起进行了机组的样机的测试和模态测试,我们先看一下样机的测试,这张图展示的是一个传感器位置的图,主要固定在前中后和发电机的配制。通过测试和仿真的联合比较,我们来检查传动系统潜在的共振点,在这个图上数据曲线的部分来自于测试数据,下面的动画是我们仿真的结果。我们通过测试数据发现了高速轴,齿轮箱高速轴的扭转频率,进行振动传递的时候,由于系统存在着发动机的某一些固有频率,高速轴的振动,向前传递的时候振动放大,而由于某一种频率的存在,高速轴向后传递的时候发生了一定的传达方向。这样的话就准确的定位系统的哪一个频率发生了共振,这些振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以及包括振动的部件是哪一个,以便我们下一步进行减震等有关的措施。

基于我们这个测试我们提出了与传动系统动力学的补充和认证。在动力学标准中是不考虑发动机的认证的,我们发现发电机也是存在着动力学问题的,包括我的同事在做的这个2012年全国风电设备运行调查报告中也发现在发电机事故中轴承的故障占到了20%,发电机轴承故障主要是由于发动机的响应造成的,所以说我们的认证标准中会进行发动机的动态认证。对于认证扭动发生的振动不同,我们提出了基于轴的VDI标准提出了全动的测试,我们也提出了极端的载荷工况下进行一个认证标准。基于南车的项目,我们的成果,包括国内风电设备认证机构第一张传动链动力学认证证书等业务。通过传动系统的动态认证可以评估零部件的机械性能,零部件与整机的兼顾性,查找共振点,通过我们的合作,提出了GL2010传动系统动力学认证更为全面的风电设备振动评估标准和指南。利用方针和样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的定位机组振动来源和发生的位置,为采取有效的措施奠定基础,风电机组在长时间的运行后会产生转轴不对中,不见装配错位等情况。我们可以开展振动的故障和整装业务。在前期开发的标准,我们后续会去研究一下传动系统的仿真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继续开展尺寸型的发电机组的尺寸的动态认证。

在这个项目中特别感谢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有限公司的三位工程师在风电机组传动系统动力学认证规范编写与技术的合作,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