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网站今日消息,中国代表团12日在日本签署《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分析认为此举将加快中国土壤污染治理和流域治理进程,以永清环保为代表的土壤修复类企业将获利好。
环保部消息称,《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是里约+20会议以后国际社会通过的第一个多边环境条约,对于控制汞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其签署必将促进中国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中国代表团团长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表示,中国政府对应对汞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签署公约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承诺。虽然未来在汞的履约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但将以签约为契机,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手段,减少汞的生产、使用和排放。
据环保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办公室主任张嘉陵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投入750亿元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目前已完成投资的总额不大。下阶段的重点工作放在控制重金属污染排放增量、加强地区考核、加大执法力度、防范环境风险上。
一位环保行业分析师介绍,签署多边环境条约,表明中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正式开始承担国际责任,预计土壤污染治理和流域水体重金属治理两个领域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永清环保有望再次拓展市场空间。
该研究员介绍,重金属污染种类较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由汞、铬等污染物引发。中国签署公约,一方面是减少排放,这部分需要在工业技术改造方面体现;另一方面必然要对污染土壤和流域进行修复。近些年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治理汞、铬等重金属污染需求巨大,使得中国土壤污染治理和流域治理进程加快。
这位研究员表示,重金属污染项目规模普遍较大,原位处理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通过药剂络合、固定污染物是行业内的主流选择。永清环保和正在上市进程中的北建修复处理技术储备丰富,能够完成大范围原位修复工程。
同时上述研究员称,在中国的重点流域治理进程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是重要内容之一。湖南省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是直接由国务院批准的重点项目,永清环保作为湖南省的本土企业,已获得多个湖南省内的重金属治理项目,在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湘江流域进行布局。
目前永清环保是A股市场上唯一拥有重金属污染治理业务的上市公司;桑德环境和维尔利两家公司也拥有土壤修复技术储备;天瑞仪器、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监测企业均将重金属监测作为重点拓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