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烽火通信作为中国光通信龙头企业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今年的国际信息通信展上,烽火专门开辟了相对封闭的VIP展区,借鉴房地产商布展喜欢采用的视频多媒体形式,结合实物展示,给客户带来了新鲜的感受。烽火通信力图用其创新的光通信产品方案,引领我们进入全新的“宽带中国”。引领超宽带技术烽火通信副总裁杨壮介绍说,本届北京通信展,烽火围绕超宽带网络的建设和运维,展示了全系列的光通信产品方案。重点包括:在传送承载领域支撑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商用100G OTN、PE-OTN和下一代PON建

首页 > 光通信 > 企业 > 正文

烽火通信副总裁杨壮:引领超宽带技术 完善光通信产业布局

2013-09-29 09:33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正式实施,烽火通信作为中国光通信龙头企业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今年的国际信息通信展上,烽火专门开辟了相对封闭的VIP展区,借鉴房地产商布展喜欢采用的视频多媒体形式,结合实物展示,给客户带来了新鲜的感受。烽火通信力图用其创新的光通信产品方案,引领我们进入全新的“宽带中国”。

引领超宽带技术

烽火通信副总裁杨壮介绍说,本届北京通信展,烽火围绕超宽带网络的建设和运维,展示了全系列的光通信产品方案。重点包括:在传送承载领域支撑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商用100G OTN、PE-OTN和下一代PON建设和运维解决方案;面向LTE的最新T比特大容量智能化PTN和IP RAN设备;支撑FTTH建设的10G EPON、智能ODN解决方案。智能Android机顶盒、高清IPTV机顶盒、IPTV和互联网双通道家庭网关等系列新产品和新应用展示了超宽带应用的丰富魅力。此外,烽火还展示了从LTE天线、LTE基站设备、LTE室内分布系统和LTE-CPE全系列产品,覆盖了LTE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网的方方面面。

“宽带中国”战略落地,带宽提升是前提基础和当务之急。杨壮表示,运营商要尽快将大带宽建立起来,具体讲要应用100G甚至400G,40G产品只会是过渡,100G商用化水平、成熟度都已足够,大规模上100G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自去年以来,100G在海外运营商中获得大规模部署,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先后加快了100G技术的商用招标。继中国移动完成一干东部环招标后,中国联通也相继完成了两条一级100G干线的部署。中国电信马上要启动全球最大的100G设备招标,规模超2500块板卡。中国联通第一条100G干线和中国移动多条100G干线都采用了烽火的设备方案。

杨壮指出,100G以及PTN等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在线路设计、系统架构和运维方面都将迎来新挑战。烽火的突出优势一是易于维护,能够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在网络大量覆盖后,网络如果要变化破环加站,可以采取一键的方式智能维护,不用复杂的重新设置。二是更好的节能降耗,在器件选择、智能化控制、利用自然对流的散热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研发,上述巴基斯坦客户曾测试了很多设备,烽火的设备功耗最低。烽火顺应潮流,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完善光通信产业布局

在光通信产业方面,中国高端芯片、核心设备与国外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杨壮表示,“宽带中国”战略目前落地的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还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战略加快实施,希望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整合资源、鼓励企业联合发展,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烽火也将加大高端研发的投入,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来降低成本、惠及百姓。

杨壮表示,光纤光缆是传统业务,光纤光缆结构、工艺原理、技术等这些年并没有大的变化,今后更多的考虑是做垂直整合,从棒到纤到缆,完善布局均衡发展。近年来,烽火通信通过“光棒-光纤-光缆”垂直整合的布局扩产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决胜市场的基础,而“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将为该公司光纤光缆业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烽火通信实现了光纤及线缆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2.13%,在空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依然保持稳健向上步伐。光棒、光纤、光缆三大环节产能实现了整体匹配,都能达到2000万芯公里。目前烽火通信已经形成了包括G.657抗微弯单模光纤、OM3/OM4高带宽万兆多模光纤光缆批量产能。

对于业界热议的低损耗光纤技术,杨壮表示,低损耗光纤有利于增加传输距离,降低中继成本,烽火也高兴看到低损耗光纤发展的趋势。对于低损耗光纤,产业成熟度较高,其制棒工艺与传统的G.652光纤相差不大,可以直接投产,并且现已在三大运营商的干线网络及电力网中得到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网络传输损耗。而对于超低损耗光纤,其制棒工艺与传统光纤完全不同,技术仍相对超前,光纤应用指标的长期稳定性仍有待进一步检验,因此预计其国内应用预计仍需要2~3年时间。目前国内线缆厂商的研究依然处于低损耗光纤阶段,对于超低损耗光纤,烽火通信等厂商也在积极跟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