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以来,受连续高温天气影响,唐河电网用电负荷和日供电量屡创新高,三次打破历史记录。两项指标的迅猛增长考验着电网的供电能力。唐河县电业局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战高温、斗酷暑,确保了电网平稳度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地电力支撑。
超前谋划,备战迎峰度夏
“要充分认识迎峰度夏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历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做好迎峰度夏各项预案,着重解决迎峰度夏电网瓶颈问题,切实做好设备运行维护、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等重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期间安全可靠供电。”早在4月份的工作例会上,唐河县电业局就对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使唐河电网安然度夏,唐河县电业局多次召开迎峰度夏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局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迎峰度夏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度夏相关事宜,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月10日,经过调研、分析、总结、谋划,一份涵盖了度夏形势、电网负荷、存在问题、应对措施、停电处理、有序供电等6000余字的《2013年唐河电网迎峰度夏方案》出炉了,为随后的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未雨绸缪,消除供电瓶颈
作为农业大县的唐河,用电负荷呈现出强烈的季节性特点,夏季降温负荷增幅明显。一到负荷高峰时段,过负荷和供电“卡脖子”现象时有发生,电网能否顺利度夏变得扑朔迷离。
唐河县电业局参照往年负荷变化情况,根据电网现状和供电特点,预测今年夏季电网各电压等级可能承载的负荷,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性应对措施和方案。通过多方协调努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优化电网结构,力争使增容改造项目尽早竣工投运,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今夏以来,该局共改造110千伏线路2条,35千伏线路3条,新建35千伏简易变电站3座,新增10千伏线路9条,共完成配电台区干线改造72条,新增和改造配电变压器243台,整改户表3483户。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这些新建或改造项目相继投运,有效缓解了区域供电压力。
同时,该局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统筹调整配电设备,科学转移重载负荷,改善变压器运行状况,使电网过负荷和供电“卡脖子”现象大幅度降低,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供电能力。
紧急抢修,及时恢复供电
夏季负荷重载加上高温高热,致使供电设备事故频发。为减少事故停电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唐河县电业局电力抢修队实行24小时值班待命,随时应对突发停电事件,确保及时快速抢修,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7月9日下午14时,烈日炎炎,室外气温高达38℃,在唐河县电业局35千伏井楼变电站,十几名电力抢修人员正冒着炎热酷暑抢修受损设备,力争尽早恢复供电。
井楼变电站担负着毕店、古城两个乡镇的供电任务。7月8日23时10分,井楼变电站10千伏井毕线因用电负荷激增造成站外电缆烧毁,冲击站内35千伏刀闸开关受损,导致全站停电。30分钟后,电力抢修人员赶到故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调整运行方式,恢复部分线路供电,缩小停电范围,同时对故障点制定抢修计划和抢修方案。7月9日早上5时,电力抢修人员带着工器具和应急物资又来到井站变电站,对故障点展开抢修……
中午,气温越来越高,抢修人员个个汗流浃背。为了尽早恢复供电,他们顶烈日,冒酷暑,仍然坚持工作。
经过全力抢修,夜晚 23时5分,一次送电成功,受损设备全部恢复供电。
自6月份以来,电力抢修队已参与事故抢修、缺陷处理等30余次,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用电。
快速出击,应对恶劣天气
8月13日下午16时10分,一场大范围的龙卷风夹杂着强雷暴雨突袭唐河,造成唐河电网1条35千伏、13条10千伏线路跳闸,部分配电设备不同程度受损,抢险救灾保供电刻不容缓。
唐河县电业局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人员、车辆和抢修物资,全力开展电网抢修。根据受灾情况反馈,研究制定最佳抢修方案,排查故障点,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围绕抢险救灾保供电目标,全局上下联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抢修人员踩泥泞、忍饥饿,连夜工作。当晚23时,受损电网得到全面恢复。
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立秋后高温天气逐渐减少,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也接近尾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艰苦鏖战中,唐河县电业局干部员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斗志,取得了迎峰度夏保供电的圆满胜利,用辛勤和汗水为全县人民换来了一夏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