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为余热发电的工程总承包、合同能源管理等,80%收入来自水泥行业。近期公司涉足天然气产业链,先后成立一系列合资公司(如大连易世达燃气有限公司、山东鑫能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其业务涵盖天然气运营、加气站设备制造,从而实现业务的华丽转型。而燃气公司的注册成立,则标志着公司天然气运营业务步入正轨。
易世达:强势涉足天然气产业链
易世达日前发表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大连易世达燃气注册成立,这标志着易世达天然气运营业务步入正轨。大连市政府规划,“十二五”期间,大连人工煤气将全部置换成天然气,由于工业用天然气价格较高,公司将先期发展大连区域工业用户。
此外,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山东石大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吸收合并湖北易世达、新乡易世达两EMC项目公司。山东石大位列发改委《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我们测算,2013~2015年公司综合所得税率将由15%降至约12%。
1、天然气运营业务:“气化大连”箭在弦上,催生天然气运营市场
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为余热发电的工程总承包、合同能源管理等,80%收入来自水泥行业。近期公司涉足天然气产业链,先后成立一系列合资公司(如大连易世达燃气有限公司、山东鑫能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其业务涵盖天然气运营、加气站设备制造,从而实现业务的华丽转型。而燃气公司的注册成立,则标志着公司天然气运营业务步入正轨。
1.1、“气化大连”箭在弦上,市场需求百亿以上
目前大连市的燃气气源主要为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居民用户总数达到76.1万户,管道煤气普及率达到92.57%;全市管道液化石油气用户36万户,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93万户。主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
目前,天然气在大连的普及率仅为2%,基本没有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大连市政府规划,“十二五”期间,大连人工煤气将全部置换成天然气,人工煤气最终退出大连燃气市场,液化石油气逐步由城镇转向乡村,全市实现天然气化。从实际进度来看,预计2013年底、2014年初,部分中心城区居民或可使用天然气,2017年或可实现天然气的全覆盖。
此外,大连目前积极推进LNG、CNG加气站建设。2013年下半年,大连两座新加气站有望建成。大连政府规划2014年年底,公交车、出租车实现完全天然气化,LNG、CNG加气站建成60余座。
我们以通过单位热值进行换算后,测算得出如果大连实现全市的天然气化,全年天然气需求量约合26.5亿立方米,按4元/m3的均价,年均市场需求约106亿元。
1.2、周边主要气源有二,天然气量较为充足
大连周边主要气源包括中石油大连LNG项目、中海油营口LNG项目。
中石油项目主要接收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和伊朗等国家的LNG。经接收站气化后的天然气,通过大连——沈阳输气管道与东北和华北输气管网相连,供气范围可覆盖整个东北和部分华北地区。一期已于2011年年末投运,年接收能力300万吨,年设计工期能力42亿立方米,目前主要向沈大线管网供气。
中海油项目从海洋气田抽取天然气后直接液化,一期工程预计2013年底投产,年接收能力近10万吨,预计该项目到岸价格逾3元/m3.
两气源仍有后期工程,保障气源供给充足。中石油二期与一期体量相当,年接收能力300万吨,年设计工期能力42亿立方米。中海油项目后期接受能力合计990万吨。
1.3、大连燃气企业重建设、轻运营,为公司涉气提供空间
大连目前的燃气公司共计160余家,规模较大的5~6家,包括中燃、华润等。目前大部分燃气公司侧重利润较丰厚的管道铺设环节,对于后期运营涉足较少。
大连燃气市场的特点为公司涉足天然气提供了可能性,公司接入天然气运营领域方式有多种,如与现有燃气公司合作、资产收购等等。由于工业用天然气价格较高、利润较为丰厚,公司将先期发展大连区域工业用户。
根据公司可研报告,公司燃气运营2013年不产生收入,2014~2015年营业收入达5000、7000万元,净利润300、517.5万元。我们对于该业务的盈利预测参照可研报告。目前大连市政府对于天然气使用推进态度积极,未来业绩或有超预期可能。
2、天然气设备业务:一举两得,设备、营运两不误
2.1、LNG/CNG气站建设稳步推进,设备或达百亿空间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提及“天然气替代工程”,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天然气产区,稳步实施以气替油工程,主要途径包括以气替代车用燃料等。
目前我国LNG/CNG气站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末我国LNG/CNG加气站近500座。截至2013年6月末,LNG/CNG加气站共计805座。
目前国内LNG气站建设,中石油、中海油占据主要份额。中石油市场份额约35%左右,同时规划“十二五”末,建成LNG加气站1500余座。
基于此,我们预计2013~2015年新建加气站共计3800座,“十二五”期末我国LNG/CNG加气站近4300座。按一座加气站设备投资300万元,2013H2~2015年加气站设备投资总额约合105亿元。
2.2、公司联手鑫能能源,设备、营运两不误
公司与淄博鑫能能源集团合资设立鑫能能源设备公司,参股比例49%。基于第三代LNG/CNG子站模块化集成装备技术,业务涵盖LNG/CNG子站、储罐、气瓶、运输车、加注机。
淄博鑫能能源集团为淄博市属国有集团,业务涵盖燃气供应、煤化工生产、能源装备等,在东北、山东、安徽等市场均有强大的销售网络。
公司联手淄博鑫能能源,一方面能够借助其东北市场的销售网络,涉足当地天然气运营业务。另一方面,鑫能能源对于LNG/CNG运营、设备市场已有前期介入,有助于鑫能能源设备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
根据公司可研报告,鑫能能源设备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预计2015年1月达到试生产状态,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为13.7亿元,税后利润约为1.9亿元。我们预计2015年项目达产率50%。
3、余热发电业务平稳,期待海外市场拓展
3.1、国内业务体量平稳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余热发电市场步入平稳阶段,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余热发电业务体量与2012年基本持平。
公司新建EMC项目方面,河南、湖北世纪新峰2013年上半年已投运,预计合计实现收入2000万元左右。金银湖水泥2013年下半年投运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3.2、海外余热发电市场值得期待
中国占全球水泥产能的60%,余下40%的产能集中在东南亚、美洲等地区,该类地区目前余热利用率较低。
2012年,公司对菲律宾老鹰水泥项目确认收入4392.53万元,印度项目将为公司2013年贡献收入,公司未来对海外余热发电市场的拓展值得期待。
4、EMC项目注入山东石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山东石大位列发改委《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山东石大目前吸收合并湖北易世达、新乡易世达两EMC项目公司;由于喀什飞龙、云浮项目是非全资项目,未来注入的可能性不大;金银湖未来具有注入可能性。
我们测算,基于山东石大所享受的税收优惠,2013~2015年公司所得税率将由15%降至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