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后端设备和传输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前端设备放在室外周界防护区,主要由光纤振动传感光缆、光缆终端盒摄像机、镜头、防护罩等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采集振动传感信号、各监控点的视频信号,然后通过传输系统,传送到监控中心的后端设备。
后端设备主要由光纤传感主机、报警联动箱、电视墙、数字硬盘录像机、矩阵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前端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显示、记录,以便值班人员在监控室观察不同防范区域内的情况,实现集中监控和综合管理的目的。

功能: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长距离、大范围周界安防区的监测。
特点:
1)系统以铠装光缆为传感单元,光纤抗电磁干扰,抗辐射,耐压,耐腐蚀。因此该系统对室外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低温及强电磁干扰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电绝缘,体积小,易弯曲,布线简单,方便灵活。适宜在地形复杂、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不规则周界区域等场所安装使用。只需直接安装敷设(不破坏地基、草坪,可减少大笔施工费用),也可嵌入墙体、埋入地下等形成隐蔽的防护系统。可以作为银行金库和其他重要部位的防凿、防非法入侵使用;还可作为野外工作场所、营地的警戒线使用,且该系统运行中可以自行屏蔽外界自然干扰。
3)能实现长距离,大范围周界安防区的监测;成本低、维护方便。
4)报警主机不会因联动设备的扩展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
5)入侵监测:监测范围包括人员越墙、跳墙、攀爬、跨越铁丝网、穿越禁入区域,外部施工凿打、破坏周界围墙,挖掘地道等侵入行为。
6)入侵定位:实时地对侵入行为发生位置进行定位,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侵入位置。
7)视频联动:系统发现入侵行为并定位后,启动相应位置的声光报警器,联动相应位置的视频摄像头,追踪侵入对象,并在自动启动相应摄像头视频图像。
8)模式识别:对非入侵的环境干扰(如雷鸣、鞭炮、汽车鸣响、雨声等)进行识别,不报警,只对入侵行为报警。
9)历史数据处理:报警日志、撤防布防记录、交接班记录及录像信息等存入历史数据库,根据需要可自行提取和回放。
技术指标:
1、光纤传感主机
光信号的发生和接收装置,用于产生光信号和将传回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具备滤波、放大以及一些算法计算完整的将传输回来的振动信号解调出来,并对产生信号的位置进行定位。
2、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是安装在探测现场的前置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把振动传感光缆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转化后通过通信线路传入报警主机,实现报警控制。它是连接报警主机与振动传感光缆的桥梁。
3、振动传感光缆
外界的振动、压力都会导致传感光缆形变,瞬时光路的改变导致传感光缆中传输的光信号发生改变。采集器对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探测,然后对探测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提取出的入侵特征值转换成开关量报警信号。
4、振动传感光缆终端盒:
终端盒用于保护振动光缆末端接口和器件,以保证设备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正常工作。
5、室外大功率红外摄像机
6、数字硬盘录像机
7、大屏幕液晶监视器(江苏有能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