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胜康已经暂时搁置了潮汐发电设备研究项目,专心开发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该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工业机器人项目时间比较紧迫。”他以此作为解释。但实际上,他只是在犹豫,“民营企业做潮汐发电,能成功么?”诱人的潮汐发电潮汐发电并不是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涉足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4年前,叶胜康在为产品创新寻找思路,当时恒丰泰公司已是业内领军企业,拥有多项技术专利。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与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有个联合研发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恒丰泰公司成功参与其中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市场 > 正文

潮汐发电项目:民企只能当配角?

2013-07-15 16:16 来源:浙商 

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胜康已经暂时搁置了潮汐发电设备研究项目,专心开发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该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工业机器人项目时间比较紧迫。”他以此作为解释。但实际上,他只是在犹豫,“民营企业做潮汐发电,能成功么?”

诱人的潮汐发电

潮汐发电并不是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涉足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

4年前,叶胜康在为产品创新寻找思路,当时恒丰泰公司已是业内领军企业,拥有多项技术专利。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与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有个联合研发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恒丰泰公司成功参与其中,生产一种可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定日跟踪系统的精密传动装置。

“新能源是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我们觉得这也可以成为产品创新的一个方向。”叶胜康说。近年来,他的一位工程师朋友不断向其提及潮汐发电前景可观,尤其在浙江沿海地区,潮汐发电条件得天独厚,或许值得一试。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潮汐能资源丰富,共约3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中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而位于东南海岸的浙江、福建和广东被认为有丰富的潮汐潜能。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也明确说明,浙江省将综合开发包括潮汐能在内的清洁能源。

1985年建成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清湾北端江厦港,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电站,也是目前世界上较大的双向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3200千瓦,2012年发电量约730万千瓦时。

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2000年前后对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的研究,电站年上网电量大于500万千瓦时,按0.5元/千瓦时电价计算,年售电收入扣除税收后约200万元。同时,水库促淤围垦带来的水产养殖收入在2500万元以上。

在政策扶持下,这个看似能带来不错经济效益的新能源项目,让叶胜康颇为动心。温州市政府也十分看好潮汐发电项目,透露消息称要筹建全国发电量最大的潮汐发电站,计划选址在没有主要航道的瓯江附近海域,并表示恒丰泰公司作为项目主要承接方,已攻克了核心技术。

在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叶胜康了解到,发电成本普遍太高,比市场价高出太多了。为降低发电成本,恒丰泰公司研发的半潜式潮汐发电机,通过技术改进,相同的水电转换效率,造价仅为传统全潜式发电机的一半。上海海洋大学作为技术合作方,为产品所处的环境,例如风力、水流等提供参数支持。

“但实际上现在只出了样品,在实验基地能发电,如果要放到海洋中去,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叶胜康坦言。

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伴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呼声,民营企业对新能源发电项目一直青睐有加。2012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为符合条件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免费全程并网服务,一时间不少民营节能公司开始涉足光伏发电项目。近期,又有消息称,7月前后,将出台针对光伏发电并网的两份国标和光伏发电价格补贴政策。

这让叶胜康有点心急,“如果不能解决潮汐发电的并网问题,发出的电就不能进入市场,那还有什么意义?”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站长颜建华则称,国家对潮汐发电并网问题有专门的法律支持,现在潮汐发电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电价高于市场价,而国家又没有出台相应的国标,通常是一厂一价。“所以即便能并网,过高的电价也是没有市场的。”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核算企业,而龙源电力又隶属国电集团。颜建华表示,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全国唯一一个并网的潮汐发电站,每年发电量的95%左右可入网,另外,国家电网出于政策扶持,给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提供了保本电价优惠。“这才能维持电站生存。”

通过降低发电成本来降低电价,叶胜康一开始便在考虑,低成本的半潜式潮汐发电机就是考虑的结果。但“草根”出身的恒丰泰公司明显底气不足。

“一个是海水腐蚀、海洋生物附着问题,一个是台风问题。”叶胜康发现,解决这两项技术难题与降低成本间本身就是悖论。如果用抗海水腐蚀性强的材料,发电成本一定会提高;如要抵挡沿海地区强劲的台风,成本较低的半潜式发电机,必然比不上全潜式发电机。

在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恒丰泰公司只作为设备提供商介入,其本身并不具备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研发能力。在潮汐发电项目中,叶胜康也是同样的想法,只提供设备。即便如此,问题还是比他想象的复杂。

民营企业只能做配角?

辛苦研发出成本更低的半潜式潮汐发电机不能商用,而研发经费已投入几百万元,叶胜康再看看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始犹豫。

“在新能源开发中,民营企业只能做配角,不能唱主角。”叶胜康认为,国家应该在战略层面对潮汐发电给予一定财政、技术支持。民营企业无论在财力还是技术方面,都不足以在新能源项目上支撑太久。

潮汐发电始于欧洲,早在20世纪初,德国和法国即已开始研究潮汐发电技术。1967年,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电站——朗斯潮汐电站在法国投入商业运行,每度电的成本大概是常规水力发电的2.5倍。另外,传统的堤坝式发电站——即在河流入海口处建造一座拦海大坝,发电方式与水力发电一样,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上个世纪,成本与环境因素就已纳入潮汐发电项目研究。“直到今天,很多项有关新能源发电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或许是人类掌握的技术还不够。”叶胜康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