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周六,天阴,一群人正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挥豪情、洒热血,在他们身旁,五六台塔吊扬颈“问天”,沉缓的推土机“低语”作业,每一分每一秒给这数百亩土地带来新的高度。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土,什么也没有,而现在,人来了,楼起来了,绿草也铺开了。“临时办公点前的草是一开始我们来的时候种下的,现在已经长高了很多。”现场工人说。从无到有,这片小绿地的身后每天都在上演着人与物的交响,这就是位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装备制造区的中海油珠海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它给珠海带来的“绿色发电&rd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项目 > 正文

广东珠海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首期完成45%

2013-07-08 09:58 来源:珠海特区报 

7月6日,周六,天阴,一群人正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挥豪情、洒热血,在他们身旁,五六台塔吊扬颈“问天”,沉缓的推土机“低语”作业,每一分每一秒给这数百亩土地带来新的高度。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土,什么也没有,而现在,人来了,楼起来了,绿草也铺开了。“临时办公点前的草是一开始我们来的时候种下的,现在已经长高了很多。”现场工人说。

从无到有,这片小绿地的身后每天都在上演着人与物的交响,这就是位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装备制造区的中海油珠海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它给珠海带来的“绿色发电”的图景,正日益变得清晰。目前,项目首期已完成近50%,预计在今年年底实现燃机首次点火,明年3月投产第一台机组。

现场:每天逾700人奋战

虽然是周六,还有些天公不作美,但在推土机旁、脚手架上、作业车中,不少工人仍在辛勤忙碌。

现场两栋主体建筑——余热锅炉和主厂房已经出现在眼前,蓝色圆柱形余热锅炉高高耸立,而白色主厂房则大气整洁,两者相邻,一如蓝天白云般相互掩映。

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析,白色主厂房采用的是钢结构,跨度大,届时其内部将存放发电机、燃机等重要设备。

“现在正是土建高峰期,光土建就有700名工人。”正在主厂房旁工作的苏工对记者说。

他从工程一开工就来到了这片土地上。每天6点醒来,7点便已开始在工地上忙碌,中午会休息一小段时间,然后一直干到晚上7点。

“不想干的早就走了,现在还在这里干活的热情都较高。”苏工对记者说,“开工以来也没有多少假期,就是过年的时候歇了几天,自己和其他人一直都没有回老家。”

记者了解到,现场土建有多个工种,5到10名工人组成一组,负责一个事项,超半数土建工人来自江西省。

进度:项目首期主体完成45%

中海油热电联产项目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而由于上游荔湾气田项目预计比原计划提前投产,该热电项目的工期将更为紧迫。

项目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到7月初,该项目分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两大部分,主体已累积完成45%,其中集控楼、办公楼已经顺利封顶,机循环水管道安装完成70%,余热锅炉模块吊装完成65%,项目现已进入建设高峰期,热力系统、电气系统、循环水、厂前区建筑等主要工作面都已全面展开,主厂房规模初现。

记者同时了解到,项目重要设备上,汽机低压缸将于7月底进入工地现场,中、高压缸将于8月进场,燃机也将于8月进场。

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该项目于2012年9月5日桩基础工程开工,2013年3月15日安装工程开工,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燃机首次点火,明年3月第一台机组投产。

价值:整个项目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

据介绍,中海油珠海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分期建设12套机组,总投资约180亿元,预计在2020年全部建成,其中首期热电联产项目为两套机组,动态投资31亿元,二期正处于前期工作,规划建设4台机组。

记者从中海油珠海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项目采用近海天然气和LNG为燃料,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方式发电、供热,这意味着,它将能助力珠海电网解决电力需求,还能向部分企业提供经济可靠的热蒸汽。此项目采用的机组是目前国内新建联合循环电厂项目的主力机型,效率更高、污染排放低、启停速度快、燃料适应范围广而用电率更低。

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整个项目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7万吨,而项目首期顺利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43亿度,年供热708GJ以上,年产值29.8亿元,而年税收为2.29亿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