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出“全国唯一的垃圾发电科技示范工程”的公司却要退出垃圾发电业务,其背后原因让人迷惑不解。
该有人来为泰达股份“甩包袱”了。
3月28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家上市企业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达股份)发布了201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泰达股份2012年营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6.04%。
坏消息是,泰达股份201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负2.14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36.01%。更糟糕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第三年负增长,同比2011年更是下降高达21998.38%。但泰达股份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债务规模扩大、财务费用大幅增加和部分产业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实际上是泰达股份的盈利能力很低。从近3年的成本收入比数据来看,其主要业务除了“建筑业”比较低外,其余均过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李怡宗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解释:“原则上,成本收入比越低,意味着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经营效率越高。”而作为泰达股份营业收入贡献最大的“批发业”近3年来的成本收入比则高达95%以上。
“甩包袱”的人来了。一个多月前的2月22日,天津泰达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泰达控股)、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泰达集团)董事长张秉军当选为泰达股份董事长。三者的关系是泰达集团为泰达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泰达集团为泰达股份最大股东,占股33.75%。而泰达控股则全资归属于天津市人民政府。
丰富的公司管理经验或许为张铺平了路。张历任泰达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11年1月22日起任泰达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此之前,张还担任过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天津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长职务。
主业不明
不过,张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简单。主业不明是其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纺织原本是泰达股份的主业。其前身原是天津美纶化纤厂,1992年7月20日被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7年8月12日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天津美纶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国有股权无偿划归泰达集团经营管理,1997年9月24日更名为泰达股份。
纺织在2003年前占据了泰达股份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5家子公司中有3家从事纺织相关业务。但在2001年的泰达股份年度报告中披露,自2002年起公司“对于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审慎研究和调整,决定将生态环保作为主导的产业投资及发展方向。”纺织在泰达股份的地位仅仅保持了一年即被弱化。
泰达股份的主业继续在变。取代纺织成为主业的“绿化养护”也是仅仅保持了3年即被其他业务所取代。2001年~2012年间,泰达股份主业有过三次变化:2001年~2002年为纺织;2003年~2005年为绿化养护;2006年为房地产;2007年至今为批发业,其中又以石油仓储销售为主。
为何发生主业多次变化现象?截至发稿时,泰达股份并未对本刊记者给予回复。但可以肯定的是,泰达股份的经营管理思路受制于泰达集团。后者从一开始就未把纺织作为其公司业务板块之一来看待。
张似乎已经提前对泰达股份进行了“手术”。
2012年10月31日,泰达股份与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京城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城控股有意以现金方式,收购其所持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下称泰达环保)的股权。
报告指出,鉴于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还需履行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商业谈判及上报审批等诸多程序,“尚不能确定是否能在2012年内完成交易,因此无法确定本次交易是否对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造成影响。”
5个月后的2013年4月2日,有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透露,双方目前还未到确认收购的地步,还有一系列的考察工作正在进行中。
泰达的“鸡肋”
随着垃圾填埋污染问题的暴露,垃圾焚烧迅速成为替换的垃圾处理方式。港交所上市企业新环保能源控股有限公司4月2日发布公告,称拟向独立第三方收购广东惠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已获董事会初步确认。类似积极投身于垃圾焚烧项目的公司越来越多。
泰达股份为何此时要退出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作为泰达股份环保产业的主要业务平台——泰达环保的核心业务为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综合填埋和秸秆焚烧发电。截至《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前,其拥有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5个垃圾填埋场项目,以及3个在建的秸秆焚烧发电项目。
环保产业一度是泰达股份拿得出手的品牌形象业务。2012年3月28日离职的原总经理吴树桐曾对媒体公开说:“泰达的主营业务之一是环保领域的生活垃圾处理,泰达的无害化垃圾处理水平达到60%以上,主要运用焚烧法、填埋法和综合利用法,将垃圾变废为宝,用垃圾处理后的热量发电。其他领域的业务也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做。”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泰达环保却是泰达股份的“鸡肋”。泰达股份投资泰达环保已经12年,前后共投资25.35亿元,属于上市公司投资规模最大的子公司。而泰达环保的盈利能力着实让股东大失所望,除了2010年和2011年净利润超过0.4亿元,其余最高的也只是0.35亿元。
事实也并不完全如此糟糕。2012年,泰达环保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净利润约为0.20亿元,毛利率为17.23%。比泰达股份毛利率还高出近4个百分点。而近两年泰达环保的毛利率都高于泰达股份。
类似于环保产业被剥离的还有“交通行业”。从2001年至2006年,“交通行业”虽然未能贡献过逾亿元的营业收入,但其毛利润却保持在77%以上的高位水平。
换句话说,盈利能力并非泰达股份这家上市企业是否剥离环保产业的首要考虑指标,而其首要考虑的是是否体现控股股东的意志。早在2004年,泰达集团即确定了“以土地为核心资源,对接国内外资本市场,实现股权多元化,在3~5年内成为天津市最具实力的城市运营商的产业定位和企业经营目标。”
在泰达集团确定这一经营目标两年后,“商品房”即成了泰达股份的主业,为其贡献了3.36亿元营业收入,这个最大主业,占2006年全年营业收入的23.14%。这一业务直至2011年才从其业务中消失。
有意思的是,泰达股份曾经试图进行重组,但失败了。2008年12月29日,泰达控股拟筹划对泰达股份进行资产重组事宜,泰达股份股票自第二日起停牌。然而,仅仅一个月不到此项重组即宣告中止。
有消息人士透露,泰达股份此前的重组流产跟2006年6月即已掌权泰达控股的张秉军有关联。那么,直接掌权泰达股份的张是否会力推改革?不妨拭目以待。(记者 肖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