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今日在台湾《中国时报》刊文,对于台湾民众热切关注的拥核与反核问题,发表独到见解。全文摘编如下:厌恶核能不一定会反核。核能威胁地球生态;连带其它威胁地球生态的人类行为早就不计其数,科学家甚至连基因都在喜孜孜的改造;能容忍基因改造的社会,岂会容忍不了核能?哪一件事情在什么时候会引起人们恐慌或愤怒,是社会心理问题与政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更多数情况里,接受有立即利害攸关的专家的安抚,比如台电的专家或“行政院”的专家,比相信能由自己来控制,在情感上更容易吸引自己。谁真的要事事检验,然后当下崩溃于无助及恐惧呢?就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评论 > 正文

台专家:拥核与反核都面对相同恐惧

2013-04-09 13:0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今日在台湾《中国时报》刊文,对于台湾民众热切关注的拥核与反核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全文摘编如下:

厌恶核能不一定会反核。核能威胁地球生态;连带其它威胁地球生态的人类行为早就不计其数,科学家甚至连基因都在喜孜孜的改造;能容忍基因改造的社会,岂会容忍不了核能?

哪一件事情在什么时候会引起人们恐慌或愤怒,是社会心理问题与政治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更多数情况里,接受有立即利害攸关的专家的安抚,比如台电的专家或“行政院”的专家,比相信能由自己来控制,在情感上更容易吸引自己。谁真的要事事检验,然后当下崩溃于无助及恐惧呢?

就连反核本身,都是在制造自己有可能挽救生态的迷思,借由反核的动能感,来转移生态失控已然积重难返的残酷。对已经感受到恐惧的人而言,不反核,给人等死的更大恐惧。认为死之将至,但不知何时降临的恐惧,比对核能的恐惧更巨大。反核作为目标很重要,目标的功能是让过程发生,而过程就是生命,所以一旦参加反核,反核就是生命的内容。

拥核一方大可以利用人们普遍对不确定状态的恐惧,来提供似是而非的专家意见与数据,给多数信息不足的民众,让他们听了放心。这导致反核一方必须夸大其词,或膨胀自我的恐惧,从而更加吓退不想进入恐惧与不确定感的多数民众。

所以,问民众是否反核,即使民众会产生对核能好感的实在不多,也未必想要参加反核,接著对一连串说不清的恐惧敏感起来。就像吃抗生素、美国毒牛肉、有铅的稻米、塑化剂,讲出固然会让人立即恐惧,但是更令人讲不出道理的源源不绝的恐惧,是因为影射了无数的恐惧即将遭到揭发。这时候,若有人能安抚,或逮到一个代罪羔羊加以围殴霸凌,就可以制造人们重新取得控制的安全感,进而得到支持。

台电的科学家也许觉得自己就是在政治不正确的一方遭受霸凌,但是他们的优势在于,“总统”与“行政院长”比较愿意听到科学控制的神话,而“总统”与“院长”反映的则是群众心理。

谁能在失控的人类生态浩劫中,给人们制造出又可以取得控制的感觉,谁就会是政治上的赢家。但是政治上的赢家,永远不是生态上的赢家,地球不会因为反核成功而获救,反核成功对地球带来的生态福音,微不足道,毕竟在太空垃圾与海洋污染的灾难中,少了核电站无济于事。

是不是疏离与麻木反而才是理性的呢?这是不是如同选举时不投票的理性,或投给不会当选的第三党的理性?盲目相信科学家、麻木不仁、积极抗争改造,三者的动机相同,面对的恐惧相同,只有处理方法不同,但都是合情合理的。我们之间所分享的,就是拒绝承认地球已然失控。

换言之,拥核的不真是信任科学,而是利用信任感来化解恐惧;反核的,不真是反对核能,而是利用反核的过程来重建控制感;麻木不仁的不是真的麻木,而是封锁自己的无力感。(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