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的瑞典因为气候寒冷,取暖用能源需求庞大,人均能源消费量比日本和德国还多。但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少,需要依靠进口。
另一方面,因为适宜地区广阔,瑞典从很早以前就积极发展水力发电。如今发电量最大的依然是水力发电,从2009年的数字开看,水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9%。
以石油危机为契机,瑞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开发核能,核能已经发展成为与水力相当的电源。在发电领域率先摆脱了石油。使用煤炭、天然气的火力发电利用量微小,发电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较少。
电力摆脱石油
瑞典一直是以国营电力企业瓦滕法尔公司(Vattenfall)为主体开发发电设备,该公司如今已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电力企业,其英文名称waterfall是瀑布的意思,前身是距今100多年前设立的皇家水力发电委员会。
虽然全欧洲都在发展电力自由化,但瑞典领先于其他各国,从1996年开始就一直在完善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电力贸易市场。瓦滕法尔利用来自低廉的水力发电的收益,积极收购欧洲各国的资产,在德国成为了4大电力公司之一,在波兰、荷兰和丹麦也成为了主要电力公司。
瑞典在需求量大的暖气领域摆脱石油的进程也很快,率先普及了利用热泵的暖气系统。最近,利用地热的暖气系统也得到了广泛普及。
至于已经成为主要能源的核电,瑞典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20世纪70年代,该国使用自主技术推进了核能发展。
之后,因为1979年美国三里岛发生了核电事故,瑞典议会决定在2010年之前分阶段关闭全部核电站。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之后,该国于1998年颁布了废除核能的法律。
实际上巴舍拜克核电站1号机组已于1999年、2号机组已于2005年停机。这座发电站因为靠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因此也受到丹麦的批判,但停运也遭遇大量反对意见,停机决议曾多次延期。
从那以后,还有10座反应堆没有被停运留存至今,而且,从气候变暖对策和维持电价的角度出发,对核电的评价再次提高,2009年发布了可能对现有核电站进行更新的政策。
不过,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对于核电的担忧之声频出。瑞典政府也决定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
把生物质也运用到汽车领域
除了水力、核能之外,瑞典还在积极利用生物质资源。这里原本就是纸、纸浆产业的聚集地,造纸黑液利用广泛,地区供热的燃料使用木质颗粒。
通过积极利用水力、核能、生物质,瑞典在电力领域实现了低碳化,但汽车燃料依然依赖石油。最近,该领域也在进行利用生物质的尝试。
拥有气化炉技术的Chemrec公司和汽车企业沃尔沃公司(Volvo)等正在开展把造纸黑液转化成汽车燃料的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利用专用炉把造纸黑液气化,生产DME(二甲醚),完成的产品叫做BioDME。
目前已经在北部的皮特奥建成日产4吨的验证设备。预定将在瑞典国内的四个地点设置供应站,使用14辆卡车实施行驶试验。
Chemrec希望促成这项计划,在中部的杜姆舍建设大型工厂。
在瑞典,利用废弃物的生物燃气生产同样兴旺,在部分地区还在实施向城市燃气网供气的事业。南部城市林雪平以肉类加工残渣为主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气,市内行驶的64辆公交车全部使用生物燃气行驶。
2005年,林雪平到韦斯特维克的铁路也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生物燃气行驶。
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出高目标。
欧盟于2020年提出,要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把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0%。其中,瑞典设定的比例为49%,居各成员国之首。
2008年44.4%的实际水平同样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居首,但瑞典政府还准备进一步扩大生物质利用,同时推动风力发电的普及。
2010年,瑞典建设6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大幅扩大了风力发电能力,2011年的建设规模预计还将更大。
南部马尔默近郊的海域已于2008年建成了11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今后包括海上在内,还将继续进行风电开发。
瑞典政府长期利用绿色证书制度推动上述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与瑞典有电力贸易的挪威也在考虑引进瑞典的证书制度。其目的是要在整个北欧地区实现普及。(日经能源环境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