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长方式有两种,有机成长和并购成长。前者是靠内部资源和能力实现的增长,比如研究开发新产品,后者则是一种将外部资源内部化的过程。在2012年年终,光通信行业的这场并购收购整合风潮,更具成长之外的多重意义。以下是对今年以来光通信设备商、器件商、芯片商并购收购事宜的盘点。NO.1、思科2.71亿美元收购硅光子公司Lightwire2012年2月24日,思科宣称将以2.71亿美元现金收购Lightwire。今年3月,思科宣布完成了这项交易。完成这项收购交易后,Lightwire的员工将被整合到思科的TransceiverModulesGroupBusin

首页 > 市场 > 正文

【盘点】2012年光通信十大收购并购事件

2012-12-17 10:27 来源:OFweek 

企业的成长方式有两种,有机成长和并购成长。前者是靠内部资源和能力实现的增长,比如研究开发新产品,后者则是一种将外部资源内部化的过程。在2012年年终,光通信行业的这场并购收购整合风潮,更具成长之外的多重意义。以下是对今年以来光通信设备商、器件商、芯片商并购收购事宜的盘点。

NO.1、思科2.71亿美元收购硅光子公司Lightwire

2012年2月24日,思科宣称将以2.71亿美元现金收购Lightwire。今年3月,思科宣布完成了这项交易。完成这项收购交易后,Lightwire的员工将被整合到思科的TransceiverModulesGroupBusinessUnit和SupplyChainOperationsGroup等部门。

Lightwire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艾伦城,主要为高速连网应用开发光纤互联技术。收购Lightwire有助于思科利用新一代光纤互联技术开发和推出更经济高效的高速网络,帮助服务供应商和数据中心客户满足市场对视频、数据、语音、移动和云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点评:有分析表示,思科收购Lightwire公司是对传统的产业生态链的又一潜在攻击。Lightwire通过特有的硅光子技术,具有开发低功耗和高密度模块的实力。思科很可能会推出一项专门针对收发器的战略,从而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建立行业竞争壁垒。

NO.2、博通1.9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光通讯芯片制造商BroadLight

3月21日,通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博通公司宣布,已经同意出价1.9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光通讯芯片制造商BroadLight公司,以进一步扩大博通公司在下一代光纤网络宽带接入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博通4月5日宣布其已经完成了对BroadLight公司的收购。

BroadLight成立于2000年,主要业务为光纤通信网络提供半导体和软件,总部位于以色列荷兹利亚,同时在加里福利亚州圣塔克拉纳,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拥有办事处。

点评:这将是博通在以色列的第十笔收购。博通公司现有的宽带接入设备业务,结合BroadLight公司的被动光通讯网络解决方案,将使其有能力提供完整的,终端级客户解决方案。

NO.3、Oclaro与Opnext合并成全球第二大光器件模块公司

光通信器件模块和子系统供应商Oclaro公司和Opnext公司于7月23日完成了他们的合并计划。由此,仅排名于Finisar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光器件、模块和子系统供应商诞生。本次合并最初是今年3月份宣布,每股Opnext股票可以换成0.42股Oclaro的股票。合并总金额大约是1.76亿美元。合并完成后将继续使用Oclaro的名称,并换一个全新的LOGO。合并后Oclaro将拥有新公司58%的股份。

点评:整合一直是光器件和模块供应商的重中之重。Oclaro在过去10年曾完成了大量整合,但是,这次合并规模最大,也是首次与日本公司合作。2009年初,Avanex与Bookham合并成为Oclaro,Oclaro继承了Alcatel、Marconi和Nortel的光器件业务。2010年,Oclaro收购Mintera,进一步拓展了生产线。此次与Opnext的合并将为公司新增最先进的日本技术。

就电信市场而言,Oclaro与Opnext合并后将拥有更广泛的业务范围。Oclaro的VCSEL技术与Opnext的高速边射型光器件的结合将使得二者合并后在数据通讯市场的份额提升。两家公司的激光器和放大器与ROADM等终端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实力的结合将使合并后的公司比竞争对手具备更强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其他相关信息:

2011年下半年,Oclaro宣布了包括裁员、转移生产线、业务合并以及出售非核心产品线等在内的成本削减计划。2012年,Oclaro稳健推行成本削减计划:3月份,宣布将深圳生产线在未来三年内逐步转移至Venture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同月,Oclaro宣布与Opnext的合并交易;7月份,成功完成与Opnext的合并;11月份,将薄膜滤波器业务和Interleaver产品线出售给II-VI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高意科技,12月,公司顺利完成该交易。Oclaro董事长兼CEOAlainCouder曾表示,剥离薄膜滤波器业务和Interleaver产品线是为了将资源集中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上。

NO.4、Intel1.4亿美元收购Cray超级计算资产

4月25日,Intel官方宣布收购了超级计算机公司Cray的互联技术和科技人员,Intel相信这将会帮助它们"实现ExaScale级别的运算能力"。

Intel公司已经完成了对Cray公司高性能计算机(HPC)互联技术项目的收购,此举是为了促进该技术团队和它所持有的知识产权。这家半导体巨头称,Cray的技术能力和科技人才能够帮助Intel实现ExaScale(百亿亿次,10的18次方)级别的超级运算能力。

点评:

此次收购之举似乎以高销售价格、高技术制高点开始,随之攫取大利润,然后把这项技术转移到下一代数据中心,铲除一切竞争,同时开发互连技术。最后一点,由于高速率,光互连必须和高速微处理器和其他电路一起嵌入到同一套装软件里面。英特尔的整体战略有可能在未来影响光收发器公司,因为越来越高的速率会使铜互连变得不那么可行,最终会把收发器移到大芯片上。

NO.5、华为收购英国CIP光子研发中心

2012年1月25日,华为从东英格兰经济发展署(EEDA)手中收购了集合光电中心有限公司(CIP)的资产。华为将保留该公司研发团队,进而形成华为英国研发中心的新核心,作为其全球研发网络的一部分。

华为表示,这次收购将进一步加强华为的光通信技术研发能力,也是兑现加强华为英国研发力量的承诺。华为同时说华为将继续向光纤研发投资,以确保该集成光电器件公司仍然是这一技术领域的创新者。

点评:分析认为,华为此次收购是向光通信上游扩军,完善产业链,以期占领行业先机。这样的收购对于华为长期发展,尤其是多元化发展以及增加公司软实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NO.6、菲尼萨(Finisar)2370万美元收购光放大器公司Red-C

光通信厂商菲尼萨公司(Finisar)7月3日表示,出资2370万美元收购Red-COpticalNetworksLtd,获取技术加大下一代光放大器实力。如果Finisar在2013年实现与Red-C产品相关的财务业绩目标,公司还将向Red-C股东和部分员工额外支付最高2000万美元。

Red-C提供用于长途(long-haul)、局域和城域接入网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拉曼放大器和光学监控设备。Red-C在特拉华州成立,但在特拉维夫市运营,拥有140名员工。

点评:

分析认为这笔交易将帮助Finisar抗衡JDSU。JDSU的优势之一就是它能够集成多个线卡,例如,把ROADM与EDFA和光纤通道监测器结合到一起。预计,此次收购可以使Finisar公司与JDSU在ROADM线路卡领域有更多的竞争。

同时,Red-C也将为Finisar带来了其所有没有的长途(long-haul)放大器业务,以及未来其他发展。Red-C认为,在未来长途(long-haul)和超长途(ultra-long-haul)网络中,其混合拉曼-EDFA平台能够取代普通的EDFA。

NO.7、住友电工1700万美元收购EMCORE的VCSEL产品线

3月28日,住友电工(SumitomoElectric)宣布收购EMCORE的VCSEL组件及收发器产线,这笔交易金额约为1700万美元。EmcoreVCSEL产品线属于其光通讯业务部门。这次出售的资产包括基于VCSEL产品线的固定资产、存货和知识产权。这些产品线包括VCSEL和光电二极管组件、并行光收发模块和有源光缆。2011财年,VCSEL产品线对Emcore财年销售收入的贡献额约为5%。

Emcore将保留其电信和光纤宽带产品,包括其市场领先的可调激光器、可调XFP、CATV模块和发射器、FTTx收发器、磷化铟(InP)激光器、光电二极管、调制器、视频传输和特种光电子产品。

点评:数据通讯市场对VCSEL产品需求量很高,在2010年,数据通讯市场销售额达9.94亿美元,而VCSEL产品所占比重高达80%。并且随着新型40G/100G以太网和光互连产品的应用,其潜在价值也会增加。VCSEL收发器主要生产商是:安华高科技(Avago),EMCORE,菲尼萨(Finisar)以及JDSU,其VCSEL产品运营模式均为自产自销。Oclaro与Opnext的合并将使得Oclaro涉猎基于VCSEL的模块市场。住友电工的这次声明表示也要进入基于VCSEL的模块领域,与Avago和Finisar公司竞争。

同时,VCSEL产品线的出售将使Emcore能把重点放在其与同行有差异化的光纤产品组合。来自这项交易的收益将显著改善Emcore的资产负债表和销售收入,并缩短实现盈利的时间。

NO.8、光迅科技收购WTD100%股权

光迅科技6月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26.39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烽火科技发行约2333.59万股,收购WTD的100%股权,同时拟以26.39元/股底价定增不超过583.40万股配套融资不超过1.5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光迅科技是我国无源光器件的龙头,WTD则是我国有源光器件的老大,在工信部光通信辅助器件行业排名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位。此次"老大"、"老二"整合完成后,光迅科技也将由目前的全球第十一名上升至第七名。

此外,光迅科技12月宣布以260万美元价格购买IgnisAS持有的IPX100%的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IPX将成为光迅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收购完成后光迅科技还将向IPX增资540万美元,以借助IPX的芯片技术提升在高端无源光网络市场的竞争力。业内有观点认为,通过收购IgnisPhotonyx,光迅科技将携手一个成熟的全球供应商加入了芯片制造市场的角逐。

NO.9、Calix收购爱立信光纤接入资产

11月初,美国光接入设备公司Calix表示,其先前宣布收购爱立信公司接入资产落下帷幕。今年8月,Calix宣布,它将购买爱立信的FTTHGPON产品,爱立信将向客户出售Calix的系统与软件产品。

8月23日消息,爱立信已经同意将光接入资产出售给美国光接入设备公司Calix。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爱立信将在全球范围内出售Calix的系统与软件产品,这项协议的有效期为三年。

点评:爱立信向Calix出售光接入资产需要考虑到两大背景:一是设备行业五强的技术落差基本消失;二是2G衰退、3G竞争白热化,4G缓慢渐进而且竞争加剧,原来的行业领导者爱立信的系统设备业务将面临长期的收入和毛利压力。遇到行业大变局时,"回到基础"、固守最优势的业务一直是爱立信的传统策略。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兴和华为两家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全球光通信市场的格局已经完全重写。特别是在接入网层面,华为和中兴已经跃居全球市场的前两名,传统优势企业阿尔卡特朗讯则位居第三。与格局大变相对应的是,光接入网市场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和价格竞争,规模效应正在凸显。

NO.10、诺西出售光纤网络业务

12月3日,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NokiaSiemensNetworks,诺西)宣布,将把光纤网络业务部门(OpticalNetworks)出售给美国投资公司MarlinEquityPartners,从而将业务重心集中在移动宽带方面。MarlinEquityPartners是位于加州洛杉矶的一个私人投资公司,管理10多亿美元的资本。这家投资公司已经组建一个新公司并且将作为一个整合者在分散的光纤网络市场中建立一个行业领先者。

诺西没有透露双方交易的财务细节,仅表示出售目的是希望将战略重点全部放在移动宽带上。诺西光网络部门及相关员工多达1900名,主要集中在德国、葡萄牙和中国。

点评:而且,近年来虽然光纤网络业务不断下滑,诺西既没有明确改善计划,也没有在研发上和阿尔卡特朗讯、Ciena、思科、华为等竞争对手们保持同步。分析师表示,诺西和MarlinEquityPartners的交易细节还没有公布,所以很难判断Marlin打算如何改善这个光纤业务部门的运营。光通信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利润一直存在压力。竞争对手们会抓住诺西光纤网络部门这次股权变化时可能产生混乱的机会,尽力夺取份额。Marlin的目标有可能是对这个业务部门再包装出售给其他厂商,比如说Juniper。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