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11月我国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给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统计局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6,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并且是连续第三个月走高。PMI指数高于50,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处于扩张状态。自从9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向都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而PMI等先行指标的情况则预示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向好。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应该在2.7%左右。对于2013年的情况,要综合考虑今年的基数、能源需求等因素,但有信心控制在4%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数据 > 正文

制造业PMI指数连升三月 经济整体回暖

2012-12-03 13:43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11月我国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给关注中国经济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统计局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6,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并且是连续第三个月走高。

PMI指数高于50,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处于扩张状态。自从9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向都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而PMI等先行指标的情况则预示这种趋势将会继续向好。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应该在2.7%左右。对于2013年的情况,要综合考虑今年的基数、能源需求等因素,但有信心控制在4%以内。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三月走高,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回暖已经站稳脚跟,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 谢亚轩认为:“PMI连续走高,也显示制造业确实在回暖,这个和PMI的分项包括新订单指标的回升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从近期包括发电量和原材料产量等一些其他宏观经济数据的回升来看,当前的经济回暖不仅仅是去年基数低这个季节性因素所致,而确实是整体经济在出现回升。”

对于明年的通胀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谢亚轩也认为:“给出这样一个低于4%的目标,至少表明明年的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还是稳健的,本身相对低的通胀目标就有助于管理大家的通胀预期,而且这样一个目标要求明年的货币政策不可能有太大的宽松余地。我认为明年货币政策应该还是会像今年一样,以稳定M2的供应量为主要内容,可能M2的增速应该和2012年是一致的,14%左右。”

在11月的PMI指数中,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就是小企业的经营依然未见明显好转。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继续成为拉动制造业经济总体回升的动力;小型企业PMI环比则下降了1.1个百分点,该指数从今年4月以来就一直处于临界点下方。(国际在线)

我国2012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数据如下:

2012年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延续了10月的回升走势,且增幅有所加大,继续成为拉动制造业经济总体回升的动力;中型企业PMI为49.7%,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6.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

2012年11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3升2降。

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增速继续加快。从行业情况看,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生产量连续增长,烟草制品业在季节性生产因素的作用下,本月生产量大幅回升;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生产量有所回落。

新订单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来自客户的产品订货量有所增长,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从行业情况看,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行业市场需求明显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制造业等行业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新订单数量有所减少,市场需求放缓。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2%和48.5%,比上月回升0.9和0.1个百分点。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9%,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虽然位于临界点以下,但该指数已连续3个月呈回升走势,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持续减少,但降幅连续收窄。从行业情况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原材料库存有所增加;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原材料库存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持续减少。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劳动力需求有所加大;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制造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从业人员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用工量继续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略低于临界点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差别不大。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接近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从行业情况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制造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呈上涨态势;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原材料采购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PMI  
生产 新订单 原材料 从业人员 供应商配送时间
库存
2012年1月 50.5 53.6 50.4 49.7 47.1 49.7
2012年2月 51 53.8 51 48.8 49.5 50.3
2012年3月 53.1 55.2 55.1 49.5 51 48.9
2012年4月 53.3 57.2 54.5 48.5 51 49.6
2012年5月 50.4 52.9 49.8 45.1 50.5 49
2012年6月 50.2 52 49.2 48.2 49.7 49.1
2012年7月 50.1 51.8 49 48.5 49.5 49
2012年8月 49.2 50.9 48.7 45.1 49.1 50
2012年9月 49.8 51.3 49.8 47 48.9 49.5
2012年10月 50.2 52.1 50.4 47.3 49.2 50.1
2012年11月 50.6 52.5 51.2 47.9 48.7 49.9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从全国抽取820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

3.调查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采用联网直报的调查方式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国家统计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