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纤线缆行业来说,这几年历经了互联网的起起落落,危机有如梦魇一样,如影随形,摆脱不掉……记忆犹新,刚刚跨入21世纪时,光纤的大量过剩就挤爆了一度炫目全球的产业泡沫,影响遍及电信行业,并使整个行业在资本市场损失了近两万亿美元;随后的多年中,整个行业一直在寒冰中备受煎熬,全球仅新建了少量光缆。一直到互联网兴起,大量耗费带宽的新业务不断涌现,整个行业才开始有所好转。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爆发危机、紧接着欧洲债务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阴云密布,进入经济寒冬,多个行业萎靡不振,电信设备行业同样陷入了困境。2012年上半年

首页 > 光通信 > 市场 > 正文

机遇与危机并存,光纤产业何去何从

2012-09-07 16:28 来源:新浪 

对于光纤线缆行业来说,这几年历经了互联网的起起落落,危机有如梦魇一样,如影随形,摆脱不掉……

记忆犹新,刚刚跨入21世纪时,光纤的大量过剩就挤爆了一度炫目全球的产业泡沫,影响遍及电信行业,并使整个行业在资本市场损失了近两万亿美元;随后的多年中,整个行业一直在寒冰中备受煎熬,全球仅新建了少量光缆。一直到互联网兴起,大量耗费带宽的新业务不断涌现,整个行业才开始有所好转。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爆发危机、紧接着欧洲债务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阴云密布,进入经济寒冬,多个行业萎靡不振,电信设备行业同样陷入了困境。

2012年上半年,全球五家大型电信设备商,包括爱立信、华为、诺西、阿朗和中兴,上半年业绩均表现惨淡。中兴上半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60%至80%。诺西第二季度运营亏损2.27亿欧元,阿朗则预计上半年亏损4800万欧元。华为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2%,爱立信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4%。

具体到国内,度过一段“寒冬”之后,中国自2009年开始大力拉动内需以及3G网络和FTTH(光纤到户)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年9月国务院确立了国家宽带发展战略计划,并将持续到2020年。从最初的内需拉动,到“宽带中国”战略都无异于给中国光纤产业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开了一扇大门。在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纷纷还处于低谷的时候,逐渐出现回暖的迹象。

尽管早在2011年底,国内接入带宽在2M以上的用户比例超过83%,FTTH覆盖家庭4500万户。到今年7月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就已经达1.66亿户,网民平均上网带宽达每秒3.2兆(M)字节。中国的光纤产业,产量不是问题,问题是产能过剩。

仿如隔世,每芯公里光纤售价从一千多元跌至现在的六、七十元。受宽带战略影响,国家电网称目前国网运营区域内18个省市24.1万户已具备开展电力光纤到户运营条件,同时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地区已初步形成了独立运营(以北京为代表)、合作运营(以上海为代表)和资源出租(以河南、河北为代表)三种运营模式,意味着电力光纤入户工程已全面启动,今年全年国内光纤需求约为1.5亿芯公里。但国内光纤产能预计约为1.3亿芯公里,又加上国际原材料制约,国内光纤产业貌似又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时期。

但是一旦我们透过光通信行业旺盛的需求之后,去了解中国光通信市场的目前原生态状况,看看光纤、线缆这个行业的几家老大,长飞、亨通、烽火、中天、富通等企业的表现,就会不断浮出一些问题。

首先是行业竞争激烈,外部严寒,内部过剩。各大企业短期内面对的压力仍有增无减。其次是各大企业面对三大运营商招标集采时不具备议价能力,光纤光缆的集采价格上涨不太可能。第三,产能过剩、在无序竞争下,光纤光缆的集采价格下降趋势显著。最后,大环境不景气,其他各种收益能力减弱,且公司自身的各种管理费用、研发成本、人力成本持续上升,资产减值损失扩大,日益成为企业发展扩大的显在威胁和沉重负担。

么办?三条路可走。

1、立足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立足国内现实,召集人马,攻克光纤光缆核心技术创新这一块,争取在新产品、新工艺总体上摆脱被动跟随的局面,研制出自己完全知识产权的光缆光纤预制棒,并大力开拓制棒、拉丝所需的一些主要原料和气体来源,协同争取,通力合作,力争形成新工艺,通过新途径解决技术瓶颈。例如2010年,亨通集团研制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就是一种巨大的技术飞跃。

创新的关键是加强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形成一种争相创新受益的行业风气。

2、找准内销突破口

对国内光纤光缆厂商来说,目前,基本上都是依赖国内光纤市场存活。

2012年预计三大运营商招标规模将达9400万芯公里,预计资本开支总计2859亿元,较2011年增长超12%。其中,中国联通招标量同比增加高达114%,2012年计划资本开支约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用于3G扩容和宽带建设。中国移动2012年对传输网的投入将会增加111亿元达到343亿元。中国电信也表示,2012年将继续把主要资本开支用于拓展宽带网络。从整个行业来看,未来3年是宽带中国的落实建设阶段,电信领域的“光进铜退”、广电领域的NGB以及电网领域的智能电网建设均处于高投入阶段。目前,只有中国电信启动了2012年的光纤集采,规模2400万芯公里,光纤市场已经呈现供不应求。

把握内销时机,在当前对于国内光纤光缆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拓展海外市场

海外应当是国内光纤光缆企业的重要市场,一厂商非洲总代曾说过,海外市场可以很大程度上释放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竞争过于集中于价格,而国外更侧重于总体方案,利润有保障。她举例介绍:“在非洲曾签过一个2000万元的订单,纯利润为1000万元。”

上半年,烽火通信财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烽火海外业务收入为3.14亿元,同比增长39.09%;亨通光电则在2011年全年实现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近150%,今年上半年受国际经济低迷影响,海外市场收入为6600万元,增长2%,但亨通近几年一直在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中天科技海外业务收入3.1亿,同比增长76.03%。

不过开拓海外市场,需要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把价格优势转换为核心技术优势,是持久盈利的关键。

另外注意两点:

1、品牌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是客户给予的,所以任何时候,国内光纤光缆企业都不应该忽视品牌问题。形成品牌的关键是质量,只有质量过硬,才具有做大做强的基础,才能最终形成品牌竞争力。品质不是一时的也不是局部的问题,是一个产品贯穿始终的根本。弄不清这个问题的迟早会吃亏。

市场饱和、产能过剩是产业迟早的事情,能不能及时开发新的市场空间,是企业发展必然遇到的瓶颈。

尤其是在产能过剩之后,在大量无序竞争导致的低价低质恶性循环之中,如何保证自己的质量,实际上也是保护自己如何在未来继续生存,是迟早会考验各大企业的一道门槛。

在新市场中,需要的仍然是品牌的竞争力。

2、自由竞争

越大的回报将激发出资本越大的潜能,而社会只需要把它限定在法定的框架内。追求一个有法可依、自由竞争的市场就势在必行。就目前看来,需要根除业界各种腐败、透明执法,并有效防止垄断,保证市场的自由竞争,严厉透明处罚低劣产品、打击恶性竞争。这样,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资本就会知难而退,而不是凭借非常手段挤进去捞一把就走,扰乱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