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两则公告中均声称子公司先一科技的财务数据是已经审计的,然而最终的数据却无一相同
受益于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的持续下行,不少火力发电上市公司中期捷报频传。然而,同样以火力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华银电力却依旧交出了一份难看的中报。
入炉标煤单价同比上涨?
8月11日,华银电力公布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8亿元,同比增加3.61%;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3亿元,同比减亏0.43亿元。
虽然实现了同比减亏,但华银电力中报里的一段描述却让投资者百思不得其解。中报显示,因入炉标煤单价同比增加43.50元/吨,增加燃料成本0.58亿元。
自去年年底以来,国内煤炭价格快速下跌,同时由于库存的大量积压,煤炭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转换。来自秦皇岛海运煤炭网的监测数据显示,作为“风向标”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连续12周下跌。
据一位长期从事煤炭贸易行业的人士介绍,往年都是电厂向煤炭贸易商要煤,而今年却是截然相反的情形,煤炭贸易商通过各种人脉关系要求亏本把煤卖给电厂。
从近日不断发布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来看也预示了煤炭行业的上述状况。然而,彼之砒霜,此之蜜糖。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行对于火力发电企业却是一大利好。
不过这一利好在华银电力身上似乎却未兑现。根据秦皇岛海运煤炭网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1~6月,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最低770元/吨,最高达到了845元/吨,而770元/吨的价格低位仅在3月维持了十几天。而自去年年底开始,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跌破800元/吨的关口后,今年再未站上过800元/吨的分界线,5月之后,更是呈现快速下滑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是下跌的,公司的入炉标煤单价为什么还会增加?这实在是想不通。”华银电力的一位林姓股东提出质疑。
财务数据互掐
细心的投资者发现,除了华银电力中报里入炉标煤单价的异常上涨外,公司最近的两则投资公告中同一子公司同一会计年度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财务数据。
8月11日,与中报同时出炉的还有华银电力的两则投资公告。其中一个是《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湖南大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下简称“前则公告”),另一个是《关于对公司部分控股子公司进行重组以整合洁净煤业务的公告》(下简称“后则公告”)。而这两则公告都涉及到华银电力的一个全资子公司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先一科技”)。
根据前则公告显示,先一科技由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占股99.6%)和湖南华银园开发有限公司(占股0.4%)共同投资于2004年12月设立,注册资本人民币7500万元,法定代表人金耀华。2011年末该公司资产总额23096.5万元,负债总额5551.4万元,净资产17543.2万元,资产负债率24%,当年净利润1670.4万元。同时,公告中强调2011年末有关数据已经审计。
而在后则公告当中,先一科技的公司全称、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股权结构、法定代表人都与前则公告中一致,而关于该公司2011年的财务数据却与前则公告有着明显的差异。后则公告显示,截止2011年底,该公司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2644.15万元,负债为3199.82万元,净资产为9444.33万元,每股净资产为1.26元;2011年营业收入4914.92万元,净利润581.1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两则公告中均声称先一科技的财务数据是已经审计的,然而最终的数据却无一相同。
“同一公司同一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数据竟相差这么多,这让我们如何相信华银电力财报数据的真实严谨性?”上述林姓股东告诉记者。
事实上,华银电力自上市以来已存在诸多失信行为,不少投资者表示对该上市公司的信任度已降至冰点。
华银电力控股股东大唐集团早在2006年股改时便承诺在三年内将在湘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然而,截至目前为止,该承诺依然未予以兑现。
今年5月,华银电力接二连三曝出信披违规事项,换股黑金时代信披违规被证监局查处、设立大唐华银怀化石煤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先斩后奏、关联交易金额超审批权限,华银电力的诚信记录可谓污点斑驳。
值得一提的是,7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资本市场首部诚信规章———《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上市公司公开承诺的履行信息纳入诚信档案,并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这也意味着如果大唐集团在今年9月1日之前仍不能履行资产注入承诺的话,华银电力的诚信档案或许将被正式添上不光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