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电网公司生技部组织召开贵阳供电局“110千伏凤麦线增容改造技术应用”项目验收会,指出,该项目实现了贵州地区110千伏第一条增容导线的成功投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省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据了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电负荷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同时城市快速的扩张也在不断挤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通道,为输电线路的改造和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贵阳供电局于2011年7月启动项目研究,并在110千伏凤麦线上成功实施。
110千伏凤麦线是金阳变至麦架变的主供电源,原线路的输送容量已不能满足要求,需对线路进行增容改造,提高输送容量。根据计算,如果继续采用同类型的输电线路,则需要更换或加固该线路所有杆塔,建设投资和建设周期都会大增,线路需长时间停电,对民生和电网安全将产生不良影响。与传统输电线路比较,增容导线具有重量轻、载流量大等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线路的载流量,并且原有的杆塔、基础均无须改造,施工方便,效益明显。
在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指出该项目解决了在输电线路走廊紧张,不适宜重建线路杆塔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增容导线,来增加输送容量的要求,实现了贵州地区110千伏第一条增容导线的成功投运以及在不改变杆塔及线路走廊的情况下,大量增加输送容量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省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