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消减任务,大唐渭河热电厂落实责任,重心下沉,“五环紧扣”,着力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从生产第一线把好减排关,促进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力打造“信得过、叫得响、经得查”的省内达标排放企业。
“一点三线”落实减排责任。为了抓好项目落实,该厂将污染物减排作为精品项目进行立项,成立了“节能减排项目部”,建立减排“一点三线”网络体系,按照“五确认,一兑现”方法开展工作。监督管理组主要负责对外各个环保平台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分别由三个部门定期对各自负责的平台进行数据比对,积极和上级环保部门沟通,了解环保新动向。配煤掺烧组负责根据煤场存煤情况及时调整配煤方案和锅炉燃烧方式。运行调整组根据脱硫、脱硝系统入口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情况及时调整运行参数,在确保设备安全的情况下,保持脱硫、脱硝系统在最大设备出力运行。从2011年3月份开始,该厂便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开始实验摸索,为脱硫系统旁路封堵积累了丰富经验,2011年8月,该厂2号机组成为陕西发电公司第2台封堵旁路挡板的机组。
“五项指标”确保排放绩效。该厂通过在运行调整中的不断实践,总结出确保排放绩效的5项关键指标,即脱硫出口二氧化硫浓度、氮氧化物浓度、烟尘浓度,吸收塔PH值,吸收塔浆液密度,并提出厂内控制脱硫出口污染物排放浓度比国家环保考核指标下浮10%的目标,要求运行人员接班后,就地实测吸收塔PH值和吸收塔浆液密度,并和DCS值进行比对,以准确掌握密度和PH值变化情况。根据季节不同、煤种不同,负荷不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该厂还建立预警机制,当入口二氧化硫浓度浓度超标连续运行时,系统立即启动脱硫预警方案,并向主管领导发送“脱硫报警”,以便及时调整机组负荷和配煤掺烧方案。
“减排台账”树西北标杆。该厂对环保台账进行即时更新,实现班班记、日日查、月月清。运行班组对当班脱硝剂耗量、设备运行台账、缺陷记录、超标排放、废水加药记录进行实时更新。每天专业主管对各种台账进行检查核对,实现 DCS显示、运行日志,减排台账“三统一”。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原环保要求台账进行充实完善,每月底对20余种台账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彻底清查、分类汇总,如实上报。该厂环保台账在历次国家环保部组织的核查中,得到国家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高度评价,并建议台账模板在全国推广。
“6+1”模式力保CEMS系统可靠。为使CEMS管理实施更加简洁高效,该厂提出“6+1”流程化的工作模式。“6”即标定工作、巡检工作、定期维护工作、异常汇报、快速反应、迎检等6项标准化工作流程,“1”即一支年轻、精干的专业人员队伍。热控专业新进厂的大学生先被安排到维护岗位,积累工作经验,逐渐成长为专业能手。专业人员以精通CEMS为根本,同时强化熟悉环保系统运行知识,熟悉各级环保标准和环保要求,以提升迎检水平。“6+1”流程化工作模式在该厂取得较好效果,在各级环保部门组织的多次核查中,该厂CEMS系统管理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
“一卡一板一分析”节能减排指标可控在控。在每一位值班员盘前都放置“环保排放标准卡”,使他们随时能看到所执行的环保排放标准,提醒运行人员勿碰“高压线”。利用“问题通报看板”把每月各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通过各自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促使人员提高操作水平,减少超标排放和操作失误。积极开展环保指标完成情况“对标分析”,每周三对脱硫、脱硝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每月和省公司同类机组进行指标对比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提高脱硫、脱硝系统经济性。
2011年,该厂获得咸阳市“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企业、咸阳市“十一五”污染减排暨渭河流域污染防治先进单位两项殊荣。作为西北首家烟气脱硝电厂,该厂污染物减排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