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随着改革发展的大潮涌进了第十二个五年,更需要一个不断壮大而完善的电网支持,为经济的腾飞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粤东门户,电网枢纽。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惠州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实施,更加凸显出惠州作为珠三角核心区的经济对接和能源输送枢纽角色。在此背景下,作为助力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惠州供电局全力推动电网建设大发展,增强网架结构及供电能力,使得全市供电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诠释着惠州电网建设的“加速度”。500千伏变电站达

首页 > 项目 > 正文

广东惠州电网建设“十二五”开局告捷

2011-12-09 16:19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随着改革发展的大潮涌进了第十二个五年,更需要一个不断壮大而完善的电网支持,为经济的腾飞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粤东门户,电网枢纽。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惠州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实施,更加凸显出惠州作为珠三角核心区的经济对接和能源输送枢纽角色。在此背景下,作为助力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惠州供电局全力推动电网建设大发展,增强网架结构及供电能力,使得全市供电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诠释着惠州电网建设的“加速度”。

500千伏变电站达4座,国内领先电网初步成型

“惠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是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良机,推动电网发展大提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十一五”以来,惠州作为连接粤东、粤东北的门户和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惠州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全面提速的崭新时期。随着博罗抽水蓄能电站、平海电厂、国华热电联供等一批大型电源项目的上马,到2012年,惠州市装机容量预计将达1200万千瓦,占全省的20%左右,成为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清洁能源生产和送出的“车轮”将为惠州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绿色“电力驱动”。

在多方合力下,“十一五”期间,惠州供电局共投入主网建设资金62.5亿元,建成投产110千伏以及上项目58项,新增主变容量837.4万千伏安、线路1621.54千米,比“十五”末期增长了63.6%和85%,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网基本实现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分区供电、相互支持的目标,主网规模与质量基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实现了五年再造一个“惠州电网”。

今年1月21日,惠州市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福园站正式投产运行,项目投产后,福园站通过6回220千伏线路分别与500千伏博罗站和惠州站成功握手,形成以3座500千伏变电站和21座220千伏变电站互为供应、相互支援的国内先进电网。紧随其后,500千伏祯州输变电工程、惠州鲲鹏至宝安送电线路等另两个被列为省重点建设工程的项目,也分别于今年5月和6月顺利投产,不仅进一步拓宽了粤东电源送出通道,为平海电厂等大型电源项目电力安全、高效送出提供保障,满足了粤东及珠江三角地区电力负荷发展需要,更是标志着惠州电网规模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可以这么说,即使其中的一个500千伏变电站出现故障,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运行方式的办法,将负荷转移到另外三个变电站,极大降低了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的概率。”惠州供电局计划发展部负责人介绍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市电网建设调整计划总投资22.55亿元,计划投产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6项,新增主变容量393.6万千伏安、线路657.35千米。

截止今年11月中旬,该局累计投产11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12项,占全年计划的75%;电网建设投资完成17.2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6.4%;累计投产110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变电容量372.6万千伏安,占全年计划的94.7%;累计投产线路长度433.626千米,占全年计划的65.96%。

随着500千伏鲲鹏至宝安送电线路等多个项目的陆续投产,将大幅优化了惠州电网结构,有效提升了电力供应保障系数,进一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创新管理模式,剑指样板工程

“在多方努力和各项有力举措下,今年全市电网建设重点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投资量、投产项目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下,该供电局迎难而上,积极调动内外资源,并通过创新电网建设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批样板工程。

据了解,早在2009年7月,惠州供电局就率先在全省电网建设中成立了三个工程建设指挥部,变专业管理为分区域项目管理,有效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特别是从今年2月15日起,该局陆续成立了鲲宝线等主配网共十个工程业主项目部,其中,包括重点工程项目部一个、地区性主网工程项目部三个、县区配网工程项目部六个,实现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和业主项目部职能的对接,业主项目部配置项目经理和相关岗位人员,为后续工程项目部运作建立起了组织机构保障,电网建设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为了使工程建设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推广业主项目部模式的同时,我们还联合市场线、生技线等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把生产运行和客户服务相结合。”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说,以今年投产的500千伏祯州站项目为例,由于祯州至胪岗线路施工需跨越运行中的110千伏多宝线,为了把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项目工作人员联合市场线、生技线等成立了保供电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对重要客户上门走访做好沟通解释,尽力争取用户的理解和支持,而在施工期间,还通过结合实际优化施工方案,由工作人员轮流值守,为重要客户提供应急用电保障。

据500千伏祯州站项目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500千伏胪祯线跨越施工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是工程沿线各级政府、民众,都积极配合支持电网建设,而经过12天的连续奋战,不仅成功地将线路停电施工工期缩短了6天,而且没有接到一单用户投诉。

“做好工程建设,不仅要有好的管理模式,有各级政府部门和民众的支持,更要有互助互进的精气神!”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8月11日,该局召开了年度创建“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现场会议,会议挑选了500千伏福园站、110千伏开河站以及10千伏下寮村配电公变台区工程等工程作为先进典型,组织各单位分组进行参观,交流优质工程亮点工艺和做法,同时建立电网建设约谈制度,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等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进行约谈,从根源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在建单位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水平,也在全局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打造绿色电网,建设和谐惠州

“供电作为国家能源类大型支柱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有责任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惠州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局本着“建绿色电网,创和谐家园”的原则,将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全面融入到了电网立项、设计、施工等环节,实现电网与环境、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

以变电站规划选址为例,该局尽可能按环境评价要求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组织专家和公众代表审查并提出意见,环评报告经批准后再进行建设;而项目竣工后,该局还邀请环境监测部门对电磁场监测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同时,该局还结合变电站地理环境条件,把变电站外部环境的美化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相结合,采用电缆取代架空线路、户内或半地下变电站等方法进行建设。此外,在变电站设备选型方面,该局都会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最大限度地起到消声、隔声、减震、防爆等作用,尽可能提高变电站的环境保护水平。

“电网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市民给予我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市供电局工程部负责人表示,虽然该局在绿色电网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一些工程项目仍因为风水、电磁辐射疑虑等原因而停滞不前,致使惠州局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除此之外,部分地区征地拆迁及青苗赔偿协调难度大,征地费用、线行拆迁和青赔费用高等类似情况也严重影响电网建设前期工作的开展。比如,在建的500千伏惠州至茅湖甲线单改双线路,经改造后可增加粤东输电能力250万千瓦到300万千瓦,为全省GDP增加约1400亿元。但是由于沿线抢种抢建现象严重,青苗赔偿工作一度受阻,工程进度已经相对滞后,极可能影响到明年的全省度夏期间的用电形势。

创先争优“六走进”

农网建设“手拉手”

■相关

“幸亏有你们帮忙,不然损失就大了!”近日,在惠州博罗县长宁镇大岭脚村,随着三相农业抽水增氧用电设备的接通,村民曾玉南的十几亩鱼塘成功“得救”,而在设备安装现场,曾玉南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拉着当地供电所长的手连声说谢。

原来,在今年立秋之后,曾玉南发现自己的鱼塘水面上,鱼儿的浮头现象时有发生,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中的溶氧进一步下降,鱼儿也出现了部分窒息死亡,对此,曾玉南心急如焚。在得知曾玉南这一情况后,当地供电所长带队走访了曾玉南的鱼塘,实地察看了地形、勘测了线路,并为曾玉南提供了详细的供电方案,协助他到供电营业厅报装了三相农业抽水增氧用电手续,仅几天时间,就为曾玉南的鱼塘处安装好了漏电开关、线槽和引线等设备,实现了接火送电。

“所长亲自出马帮我接电,感觉有些意外!”曾玉南说,以往只知道供电局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山地丛林架铁塔、拉电线,没想到这次供电所长会亲自带人到他的鱼塘帮忙安装看似不起眼的供电设备,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不用感到意外,事无巨细,我们既要建设天堑变通途的电网,保证优质可靠电力供应,也要做好农网改造和完善工作,这是电力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惠州供电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的政策,围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开展了以“走进农村、服务三农”为主题的“供电所长进农村”服务,由供电所长带队走访各村,收集村民对低电压台区、供电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的意见,并将根据收集的农村用户用电问题,提出整改计划,改造和完善农网。

据介绍,为配合电网建设,惠州供电局今年开展了“创先争优为民服务”的系列社会活动,而活动开展半年时间以来,由供电员工组成的“六走进”服务小方队不仅走遍了惠州城市的大街小巷,该局的各个党支部还与每个村庄建立起了直接的“结对”关系,每名党员都要走访1个个村落,重点提高农村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优先解决农网目前存在及发展面临的低压配网“卡脖子”、电压低、供电能力不高等突出问题。

根据惠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计划在今年投资约6.3亿元,实施930个配网改造项目,以实现农网“手拉手”供电,不过,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该局还将把城市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引入农村,如在配电线路中加装分段开关、建设好线路三分段、提高线路可转供电率等,未来将满足惠州五个县区局农村生活生产用电,形成科学化的环形供电网,改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