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墅湖科教区拥有大量金融、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设施,总面积110万平方米,相当于150个足球场那么大。如何实现有效的冷热供应?如果按照常规做法,每栋建筑均设置空调,夏天时室外机、冷却塔等设备对外散热,必将加剧区域热岛效应,随之而来的热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多重污染也带来不少烦恼。中新公用集团与园区规划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在独墅湖科教区建成了大型集中供冷供热综合项目,让低碳节能的城市管理成为了可能。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由月亮湾供冷站、市政综合管廊、附属供冷供热管网组成。月亮湾集中供冷站是江苏省首例大型非电空调、区域集中供冷项目,也是全国范围内装机容量最大的非电空调和区域供冷项目。作为“非电空调”,月亮湾集中供冷站以东吴热电厂蒸汽为能源,利用余热蒸汽实现集中供热目的;通过大型溴化锂制冷机组产生低温冷冻水,再通过公共管道输送到各建筑物,实现集中供冷目的。由于该项目采用水作为制冷剂,从而有效杜绝了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避免了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因此也被业内人士称为“绿色制冷”。
建立了大型的供冷供热站,如何输送变成了又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年年初,江苏省首个综合管廊已在月亮湾投入运行。月亮湾市政综合管廊总长约920米,截面3.4米×3米,集电力、供水、供冷、供热、通信等综合管线为一体,内设给水管、集中供冷管、电力管线、信息管线支架,沟内设置机电照明、通风、排水、监控、消防等设施,整个系统由控制中心集中控制;供冷站以东吴热电厂的发电余热蒸汽为动力集中制冷,取代原本需要在各幢商务楼宇中建设的制冷设备,为0.7平方公里的月亮湾商务核心区提供集中供冷服务;附属的供热管网将东吴热电厂的蒸汽送至各幢楼宇供热,取代原本分散布置的小锅炉,为11平方公里的区域提供集中供热服务。另外,总长度达9.7公里的综合管廊工程也在桑田岛区域顺利启动,它的推广,使得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避免了城市道路重复开挖与“拉链”现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独墅湖科教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的主站楼———月亮湾能源中心,还实现了集中供冷站、大型公交首末站和社会停车场基础设施“三站合一”。其中,公交首末站位于一层,站内层高9米,可同时停靠大型双层巴士60辆;社会停车场分为地下停车场和二层停车场,可容纳152辆社会车辆;集中供冷站位于三、四层,配备大型非电式、溴化锂制冷机组,总装机容量3万冷吨(同分散制冷相比,容量节约20%)。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土地节约率达47.6%。
另外,月亮湾能源中心项目主站楼在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室外停车场采用彩色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并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智能遮阳系统、智能化照明系统等绿色节能措施。就连蒸汽冷凝水,在集中回收后,其所包含的热能也进行再次利用,通过间接热交换后,将剩余热量换成热水送至游泳馆,而冷却下来的冷凝水送至冷却塔进行补水。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不仅实现了区域热、电、冷三联供,避免了热岛效应,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也是可观的。经专家评测,在月亮湾区域采用这种“城市集中中央空调”后,核心区的环境温度将降低1~2℃;并且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集中供冷可减少覆盖区域空调设备装机容量的20~25%,有效平衡电力峰谷差。经测算,在本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节约全社会电力容量约16500KW,节约社会总体投资4500万元,每年节约标煤3395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吨,相当于种活36万棵树!对于各个建筑物,由于无须装设制冷装置、冷却塔等,使建筑师在大厦外观设计时有较大弹性,大厦天台的设计可以加入较多美化元素,有效改善月亮湾区域的景观。
科教创新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节约了投资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是园区实施“生态优化”行动的示范工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