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水电”)整体上市首发申请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过会审核,“无条件通过”。此前25日,中国证监会公告,中国水电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不超过35亿股股份,计划募集173亿元资金。
本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中国水电IPO已有了明确时间表。接近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下称“水电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若进展符合预期,中国水电将于9月中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中国水电IPO意味着其大股东水电集团的优质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作为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其上市资产池中也包括了集团绝大部分的地产资产。在此次计划募集的173亿元资金中,虽然并没有额度指向中国水电旗下地产业务的主要平台——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水电地产”),但一位水电集团内部人士认为,中国水电应该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水电地产一定的支持。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直接给水电地产增资。
“去年地产业务在集团净利润中的比例约为8%,预计今年的比例还会更高。”该人士透露。
大盘股IPO
中国水电成立于2009年年底,由水电集团联合中水顾问发起设立,目前两者分别持有其99%和1%的股权。招股书显示,中国水电当前股本为66亿股,本次IPO计划再发行35亿股。发行完成后,预计水电集团、中水顾问、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和公众投资者将分别持有其61.26%、0.62%、3.47%和34.65%的股份。
中国水电成功过会,意味着水电集团当前的主业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此举的背景,则是国资委多年来对央企重组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央企主业资产整体上市及集团层面整体上市的鼓励与支持。
水电集团是我国综合性建设集团之一,其主营业务集中于中国水电,包括工程承包、电力投资与运营、设备制造与租赁及房地产开发。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中,水电集团与葛洲坝(600068,股吧)集团是唯一两家被认可从事电力辅业的央企。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此次上市资产涉及到地产类,中国水电在前期受到了极为严格的审核,但历经几次波折后最终得以“通关”。
“上市工作大约已经筹备了4年,目前是比较好的时机。”上述水电集团人士表示。
群益证券分析师赖燊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过去宏观政策对水利水电产业的扶持并不明显,但这种状况从2011年起有了很大变化。今年国务院1号文件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水利投资2万亿元,因“十一五”期间的水利投资完成额约为7000亿元,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的年均增速将达到20%。
“中国水电是国内最大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之一,占据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市场份额近70%,一定会长期受益于该项政策。并且今年一直没有权重大盘股的IPO,中国水电上市因此很受市场重视。”赖燊生说。
2010年,中国水电每股收益为0.4365元,如完成预期173亿元募资,该股发行价将为4.9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1.33倍,与中国铁建(15.91倍)、中国建筑(11.9倍)和中国中冶(12.86倍)基本相近。另外,葛洲坝当前股价约为11元/股,市盈率约为19倍。
“无论是资产规模、市场地位还是估值,中国水电的吸引力都比葛洲坝要高,估计发行价或许能比4.95元更高一些。”上述水电集团人士乐观估计。
后续仍有大戏
该水电集团人士还表示,此次注入中国水电的资产状况良好。“可以说,集团超出90%的优质资产都将集中于上市公司,地产业务也是如此,只有两个项目因条件不成熟暂未注入,其余都在中国水电的资产包里。”
招股书显示,目前在水电集团层面的地产资产为贵阳和昆明两分公司,其在本次筹备上市的过程中,被中国水电旗下的水电地产协议托管给水电集团。
实际上,在建筑类央企中,中国水电的资产回报率排名比较靠前。过去几年,这类央企不约而同地在尝试资产结构的改变,中国水电是较为成功的一个,从过去国内水电基建类资产为主,转变为国内水电、国内非水电和国际合同三足鼎立的格局,后两者有较高的资产回报率。
从业务收入看,中国水电以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同时开展电力投资与经营、设备制造与租赁及房地产开发业务。去年中国水电的营业收入约为1015亿元,净利润约为29亿元。其中水电地产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和2.1亿元,占比分别约为2.37%和7.24%。
中国水电上述资产顺利IPO后,水电集团的主营业务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但这将只是水电集团一系列资本动作的开始。
按照电力行业主辅业分离重组的安排,预计最快于今年8月底,水电集团将与中水顾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中河北、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和宁夏等14个省(区、市)公司所属辅业单位重组,成立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电力建设”)。葛洲坝集团则将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及两大电网15个省、市(区)辅业单位重组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国资委此前有明确要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央企,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整体上市。这意味着,中国水电此次IPO之后,其未来的母公司电力建设的整体上市将提上议事日程,对于已经上市的葛洲坝也是如此。
据了解,在未来将要组建的电力建设中,水电集团的资产比重大约占到65%,水电顾问和14个辅业单位的资产比重大约占到35%。
“对此有两种路径考虑:或者是通过定向增发将全部资产注入中国水电,这次IPO后60%多的持股比例也为此留下了操作空间;或者是形成电力建设下有若干个上市公司的架构。”上述水电集团人士表示。
不过他表示,短时期内,两大电力辅业集团应该会维持各有一个上市公司的现状,暂无其他资本市场的动作。如果开始实质动作的话,第一步肯定是先注入中水顾问,因为“这个公司的资产状况更加清晰,并且经营得不错”。
相形之下,两大电网的辅业单位由于其火电等业务经营不善,被视为比较难啃的骨头。不过,对于拥有地产主业“牌照”的水电集团而言,14个省市电建公司在省会城市核心区的自有土地则是颇为可观的隐形资源,存在着条件成熟后注入到水电地产的预期。
地产业引擎
中国水电预计,本次IPO募集的173亿元资金中,88亿元将用于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近25亿元分别用于柬埔寨甘再水电站BOT项目、甘肃酒泉干河口风电项目、四川毛尔盖水电站项目和四川成简快速路BT项目,补充流动资金60亿元。
“由于央企大规模投资较多,大多数央企都存在高负债运转的情况。能够实现这么大规模的自主融资,对企业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东方证券建筑行业分析师罗果认为。
上述接近水电集团的人士对此表示认可。其指出,过去几年来水电集团一直在依靠高负债的方式扩大规模,现有负债空间已经不多,很难再通过银行贷款实现较大发展,而本次IPO将令水电集团突破上述瓶颈。
虽然已明确投向的资金,并没有额度指向水电地产。不过上述水电集团内部人士认为,中国水电应该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水电地产一定的支持。
“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直接给水电地产增资,毕竟目前水电地产在16家央企的注册资本规模排名靠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该人士表示。
招股书中,中国水电将地产业务定位为支撑利润增长的主要板块。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地产业务的目标是,两年内资产规模超过300亿元,“十二五”末期实现年收入百亿元,利润10亿元。
据了解,水电地产目前约有400万平方米储备建筑面积。招股书显示,水电地产的土地储备主要位于北京、成都、长沙等大中城市,同时计划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完成在成都、天津、西安、武汉、郑州、长春、沈阳、重庆、长沙等重点城市的开拓。
2010年,水电地产房地产业务开复工面积100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开复工面积120万平方米,2012年开复工面积15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