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正式下达“关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2011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的批复》”。
按照批复,三峡水库对长江上游洪水进行调控,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遇100年以上至1000年一遇洪水,包括类似1870年洪水时,控制枝城流量不大于每秒80000立方米,配合分蓄洪区的运用,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避免南北两岸干堤溃决发生毁灭性灾害。根据城陵矶河段防洪要求,考虑长江上游来水情况和水文气象预报适度调控洪水,减少城陵矶地区分蓄洪量。
根据三峡水库蓄水发电以来的运用实践,及长江上游流域水文情势的变化特点,为充分发挥三峡工程防洪、航运效益,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坝址上下游及两坝间航运安全提供保障,国家防总正式批准三峡水库可以实施中小洪水的蓄洪调度。即当长江上游发生中小洪水,根据实时雨水情和预测预报,在三峡水库尚不需要实施对荆江或城陵矶河段进行防洪补偿调度,且有充分把握保障防洪安全时,三峡水库可以相机进行调洪运用。
根据批复,三峡水库2011年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为145米,6月10日至8月31日期间,水库在不需要因防洪要求拦蓄洪水时,原则上应按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控制运行,实时调度过程中,可以按照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规定,水库水位在144.9米至146.5米之间浮动。
8月31日以后,当预报上游不会发生较大洪水,且沙市、城陵矶水位分别低于40.3米、30.4米时,结合后期175米试验性蓄水要求,9月10日水库水位按150米至155米控制运行。
目前,中国三峡集团梯调中心已经做好了梯级枢纽防洪度汛的各项准备工作。汛期,三峡梯调中心将严格执行国家防总下达的关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2011年汛期调度运用方案》的批复意见,充分利用流域水雨情自动测报、预报系统,密切监视流域汛情及枢纽运行动态,精心分析、准确预报、科学防洪、优化水库调度,充分发挥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