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给予国电南瑞“强烈推荐”评级我们预计国电南瑞 2011年订单将大大超预期,在不考虑资产注入的情况下,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73、1.08、1.41元,考虑资产注入则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98、2.20、3.10元,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全年订单超预期可能性大。公司的一季报无疑是行业中较为抢眼的,净利润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由于公司订单确认周期一般为一年,实际上2010

首页 > 风电 > 风电运维 > 财经 > 正文

中美携手大开风电 11个风电概念股等扶摇直上

2011-05-12 10:17 来源:金融界网站 

          

平安证券:给予国电南瑞“强烈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国电南瑞 2011年订单将大大超预期,在不考虑资产注入的情况下,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73、1.08、1.41元,考虑资产注入则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0.98、2.20、3.10元,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全年订单超预期可能性大。公司的一季报无疑是行业中较为抢眼的,净利润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由于公司订单确认周期一般为一年,实际上2010年的订单已经锁定了2011年的业绩,公司未来增长的潜力还要看2011年的订单情况。受电网公司加大投资、国内外市场不断开拓的推动,预计公司未来仍将保持40%以上高增长。

重视培育增长点,新品研发不断推进。公司高度重视培育未来增长点,在新品研发、人员招聘上都下了大力气。公司风电变流器、电动汽车换电站研发不断推进,风电变流器已经较好解决了低电压穿越难题,今年有望取得订单上的突破;电动汽车换电站方面,公司股东国网电科院是参与国网标准制定的重要单位,预计公司未来必将占据较大份额。

电动汽车换电站业务未来将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据测算,每个站需要的设备投资约为3000-7000万元,按每年建设100个计算,市场容量高达30-70亿元,并将迅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将在此部分市场中占据30%以上份额,此项业务有望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长极。

南瑞继保已并入南瑞集团,未来将择机注入上市公司。由于南瑞继保、国电南瑞之间存在较大的同业竞争问题,我们预计集团公司在选择注入标的时,会选择尽快将南瑞继保与上市公司整合,由于南瑞继保盈利能力较强,未来注入后将极大增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东软载波:分享智能电网建设盛宴

智能电网建设高潮拉动PLC芯片需求爆发。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智能电网”发展计划,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南方电网也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发展。2011年国务院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智能电网建设、农网改造将带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进而拉动PLC芯片需求。

载波芯片需求量年增长率45%。2009年国内有3.7亿户家庭,每年新增2000万套房,未来5年将新增1亿容量,加上工商用户,全国电表市场容量约5亿。如果2015年前全部完成更新改造,未来5年智能电表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考虑前期全载波半载波各占一半,未来全载波替代半载波仍有巨大市场,因此,未来载波芯片需求量增长率将更高。

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领域以国内厂商主导,呈寡占竞争格局,公司居龙头地位。主要厂商包括东软载波、福星晓程、瑞斯康、青岛鼎信、上海弥亚、深圳力合,前二者主导国内市场。公司居龙头地位,2010年市场份额占45%,公司与福星晓程共占市场约2/3。

公司步入爆发性增长期,预计2011-2013年EPS分别为1.55、2.19、2.99元。公司未来4-5年复合增长率可达40-50%,我们取PEG为1,以2011年40-50XPE估值,对应价格61.83-77.29元。以12年30-35倍作为1年目标估值,对应价格为65.81-76.78元。给予“买入”评级,建议逢低买入。

公司风险在于业绩增长对电力行业依赖性太强,受电网建设规划影响较大。市场份额较高,可能受竞争对手冲击。流通股少,股价易受控制。

天龙光电:盈利能力逐季提升,扩张前期费用大增难掩高增长趋势

研究机构:国都证券 分析师:肖世俊 撰写日期:2011-04-27

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201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28.63%;营业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272.62%;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98.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1.62%;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17元。

内外兼修策略双轮驱动主业营收高增长。受益于2010年光伏行业中下游企业的大幅扩产及其对上游设备采购订单的大举支出,报告期公司单晶炉(目前主导产品)完成交付的订单额预计同比提升100%左右;此外,已正式完成收购的上海杰姆斯(控股68%)石墨热场业务,并表后增厚营收预计达25%左右。公司凭借单晶炉的国内领先优势及通过上游整合配套零部件的内外兼修策略,双轮驱动下保障了今年业绩高增长趋势。盈利能力逐季提升。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达42.21%,同比提升3.3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49个百分点;除新并盈利较强的石墨热场业务外,毛利率逐季提升主要系2Q10起公司单晶炉的销售提价及容量更大附加值更高的DRF-95单晶炉产销比重的提升;2010年1-4季度毛利率依次为38.84%、31.17%、34.28%、41.72%。预计在公司DRF-105等附加值更高的单晶炉新产品面市及石墨热场业务推动下,年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望维持在35%-40%的较高水平。

规模扩张及新产品研发投入前期,费用增加显著。目前公司正处于多晶硅铸锭炉、多线切割机、LED蓝宝石炉及外延炉等多项新产品面市或研发投入前期,使得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显著,报告期各同比大增293.70%、198.48%,远高于同期营收增幅;若剔除超募资金的定期存款利息所增加的1357万元收益,报告期公司主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5%(在实际税率同比增加3.80个百分点至19.83%下)。规模扩张及新产品研发的前期投入,短期内的大笔费用支出或将有所拉低主业利润增速。

特变电工:一季报略低于预期,未来看新业务和出口

一季报略低于市场预期。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降低6.5%,利润总额4.42亿元,同比降低9.7%,净利润3.93亿元,同比降低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亿元,同比降低8%,一季度的EPS为0.186元。今年一季度,是特变近10年来收入首次负增长,说明一季度压力较大,一季报经营情况略低于市场预期。

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上升,超出市场预期。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23.8%,高于去年同期的22.9%和去年四季度的19.93%。在变压器中标激烈价格下降、硅钢和铜材价格均上涨的大环境下,公司毛利率上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变化,我们认为变压器出口量增加、用户工程变压器结算量增加、电线线缆收入减少、多晶硅收入增加、合理地锁定铜价成本等因素是可能的原因。

管理费用率上升较为显著。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5.1%、管理费用率为6.5%,而去年同期分别为5.1%和4.6%,可见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1.9%,管理费用率上升显著。今年一季度管理费用2.43亿,去年同期为1.81亿,同比增长33.8%,管理费用同比也出现明显的增长。

十二五加快向新能源和新材料的转型。公司的变压器业务已经有1.8亿千伏安的产能,在十一五期间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变压器企业,并同时实现输变电设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愿景,特变的海外总包业务走在同行的前列。十二五期间,公司会加快新能源和新材料方向的发展。多晶硅今年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并同时在扩建产能,可以成为今明两年的一个业绩贡献点。特变的多晶硅由于有煤矿而具备天生的资源优势。公司的光伏电池业务也在谋划做大做强,同时煤矿的开采业务也在推进之中。

 

天威保变:业绩低于多晶硅业务步入收获期,输配电业务仍处于谷底

一季报EPS0.12元,非经常性收益是利润主要来源

天威保变2011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35亿元,同比减少15.2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减少12.0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公司净利润1.67亿元左右,其中约1.04亿元来自政府补助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比约62.19%。

变压器业务亏损,上半年是低谷

天威保变一季度变压器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去年低价中标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目前来看一季度电网投资并不乐观,公司新增订单仍较少,预计二季度会有所改善,我们认为变压器业务将在年中触底,下半年随着电网投资项目的释放以及价格的改善,变压器业务将所有回暖。

多晶硅业务运营正常,利润贡献较大

从公司对合营及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来看,同比增长约2400万元,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光伏市场的景气下滑,天威英利的投资收益预计将有所降低,因此估计乐电天威可能贡献了超过3000万的投资收益,四川硅业与乐电天威相比,规模、成本均差不多,因此我们预计其利润贡献在6000万以上。目前公司计划对乐电天威和天威硅业进行技改,保守估计今明两年产量分别达2400吨和3000吨。

薄膜业务盈亏平衡,风电业务还有待突破

一季度薄膜电池市场开拓较有成效,天威薄膜基本实现盈亏平衡,目前天威薄膜的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约7.2%左右,预计5月份技改完成后可提升至9%以上,规模达到75MW左右,乐观估计今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风电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继续拖累主业,运行业绩不足是制约风电发展的主要障碍,公司未来主要通过向集团公司销售或与发电集团合作建风电场方式开拓市场。

配股完成,关注后续集团资产注入

公司配股已于近期顺利完成,募集资金净额达到24亿元左右。公司配股完成后,将加快解决集团与公司的关联交易,相关资产注入时间表将越来越近。

金风科技:风电价格持续走低,经营利润影响明显

金风科技目前风机招标价格下降到最低中标价格为3450元/kW,目前最低报价达到3200元/kW(有样机生产厂商报价3000元/kW),根据去年数据统计数据,约有86家左右的风电企业,约有62家处于小批量生产、试生产或样机生产阶段。预计今年最终剩下的风电企业估计约排名靠前的20多家大企业,明年风电设备的竞争环境将有所改善。

成本有望下降15%

金风科技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等综合起来有望下降15%,其生产成本下降原因为:(1)技术优化升级;(2)电机自主生产;(3)电控系统自给能力从50%提高到70%;(4)收购叶片厂带来风机叶片成本下降;(5)IGBT获得自我生产的资格;(6)管理成本下降。

风电整机出口

目前金风科技出口订单有埃塞俄比亚34套、塞浦路斯21套、古巴约6套、澳大利亚订单70套、美国约71套,总计出口201套,目前出口的机型为1.5MW风机,出口价格估计在1000美元/kW,如果以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6.3进行估计,则出口价格为6300元/kW,比公司国内订单价格3900元/kW高60%左右。预计目前订单将大部分在今年交货,未来出口将占公司收入比例25-30%左右。

金风科技经营利润由于风机价格下降收到影响,其成本控制降低有限,未来看出口,出口价格比国内高50-60%,同时出口增值税退税能够补偿国内价格下降带来的盈利能力降低,风电行业在2011-2020年将继续维持20-30%的增长。

湘电股份:风电"出海"优势明显,传统业务"老骥伏枥"

年报业绩: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32.1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64.21%,基本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长56%,综合毛利率17.87%。

一季报业绩:营业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32.26%,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800万元,同比增长28.4%,摊薄后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长29.45%,综合毛利率17.96%。

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毛利率水平涨跌互现:201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约0.8%,其中风电毛利率下降约4%,仅为12.7%,是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但同期公司其他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和水泵业务毛利率分别上升了2%、5%、6%,有力的弥补了公司风电业务毛利率下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优质技术强势支撑,风电业务优势明显:在风电方面,除了备受关注的湘电风能整体注入外,收购荷兰达尔文公司以及成立的具备顶尖设计能力的湘电威维克公司使得公司在风机技术实力上明显提升,出口市场逐步打开。虽然受到风电市场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风电业务在毛利率方面存在较大压力,但凭借技术优势,公司风电业务毛利率下降空间有限,考虑到湘电风能整体注入短期对公司业绩的支撑,公司能够平稳度过风电“冬眠期”。

老骥伏枥,传统业务再启程:2010年公司传统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非常抢眼,该提升趋势有望继续。报告期公司订单进一步增加,常规电机排产突破13.6亿元,先后成功中标成都地铁西延线增购项目、桃花江AP1000凝结水泵合同等一系列重要项目。未来凭借公司在传统业务上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积累,将能够有力的支撑公司总体业绩的增长。

发展风险:1、国家风电发展政策出现明显变化;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杭齿前进:增长自风电齿轮箱,销售净利率提升

杭齿前进净利率提升导致1季度收入增速快于利润增速10个百分点。

2011年1季度实现收入—7.41亿,同比增加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117万元,同比增加35%。1季度毛利率24.42%,与2010基本持平,但是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5.14%,和2010年持平,但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5.56,比去年同提升0.5个百分点。

主营船用齿轮、工程机械变速箱,风电齿轮箱为新的增长点。

主营船用齿轮箱、工程机械变速箱商、汽车变速箱产品、风电齿轮箱,2010年中期占比分别为43%、34%、3%、3%。募投项目将在2012年达产,达产后形成1200套风电齿轮箱产能。

未来增长来自风电齿轮箱和销售净利率提升。

销售净利率预计未来3年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从而到达行业平均水平,销售净利率提升带来的净利润增速将每年12个百分点;风电齿轮箱预计未来3年对收入增速的贡献每年超过13个百分点;老产品未来三年对收入增速的贡献为每年12个百分点,利润增速有望达到35-40%。管理改善从而净利率提升、风电齿轮箱产能达产投资风险:风电市场拓展受到阻力。

乐山电力:冷氢化突破,升产能降成本并行

乐山电力冷氢化技改有望显著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期公司日前公告,投入约7.6亿元,对现有的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进行冷氢化技改。此次技改是公司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将能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同时实现产能的扩张和成本的下降。

此次技改将实现:

1)产能扩张:达产后产能有望提升至5000吨,上调今年产量预期至3000吨。冷氢化技术能实现多晶硅生产副产品四氯化硅的密闭循环利用,通过掺入硅粉,转化成多晶硅的原材料之一:三氯氢硅,以此提高产能。

2)降低原料成本:热氢化循环条件下,每吨多晶硅将消耗三氯化硅约6-10吨,而冷氢化技改后,在理想条件下,三氯化硅将全部通过冷氢化技术产出。

3)降低电耗。传统热氢化技术每循环1吨三氯氢硅耗电3200-3500kwh,而冷氢化仅为850-1000kwh。据此,我们预测2011年公司多晶硅成本将从10年的43$/kg下降至35$/kg以内。

一季度售价低预期,我们下调2011年多晶硅均价预期至73$/kg公司一季度,多晶硅价格受去年遗留部分订单影响,按照低于市场均价成交。

故而虽然维持今年市场均价80$/kg的预测不变,我们将乐山电力今年多晶硅平均售价从80$/kg下调至73$/kg。

然而,我们坚持光伏产业“盈利能力哑铃化“的观点:多晶硅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在产业链中理应享有较高毛利率。

四川唯一多晶硅平台,“龙”相初具只待腾飞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1)作为新光硅业的二期项目,老项目积累下来的经验丰富;2)有了川内廉价的水电、天然气等资源,公司的资源条件好于中能等大厂。公司是四川省国有控股唯一多晶硅制造和研发平台,而四川是中国光伏未来重要基地。公司入围国家10家左右重点扶植多晶硅企业的希望较大。其未来的扩产、技改方面的支持将源源不绝。

南玻A:光伏业务全面启动

南玻A4月22日发布一季报称,公司2011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34.58%;实现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38.78%。

光伏业务是业绩成长的主要原因。公司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光伏部门的产能陆续开出。目前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包括多晶硅生产和太阳能压延玻璃等毛利率较高的环节。

浮法玻璃价格维持高位。浮法玻璃价格维持在每重箱85元左右的高水平。公司一季度浮法玻璃生产线产能利用较为饱满,盈利状况稳定。但未来随着房地产新增投资的波动,浮法玻璃的需求面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

费用控制水平良好。一季度三项费用合计占比为10.9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销售、管理费用占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反映了公司销售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提升。

光伏产业链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司目前正在建设从多晶硅至电池组件1GW的全产业链产能,计划于2013年全部投产。目前异常多晶硅项目实现产能2000吨,硅片160MW,电池片&;组件100MW。预计二季度硅片产能可提升至300MW,三季度初电池片&;组件提升至200MW。冷氢化技术的改造成功将使多晶硅制造成本下降至30美元以下,进一步提升太阳能产业链盈利能力。太阳能玻璃和TCO导电玻璃是公司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年产能分别为12万吨和46万平方米。

节能玻璃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公司节能玻璃产能为1200万平方米左右,至2011年底可达1800万平方米,2012、2013年继续新增产能420万平方米左右。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节能玻璃制造商,未来这一优势将被稳固保持。

精细玻璃建设独立运作系统。公司精细玻璃国内排名前三,但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差别较大。独立的运作系统将有利于精细玻璃部门的快速发展。

荣信股份:直面蓝海市场,再筑业绩高成长

荣信股份身处一个沸腾的新兴产业。随着上游大功率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快速进步和下游相关产业对“节能与控制”需求的飞速释放,电力电子行业不仅契合传统产业升级,并且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发展空间巨大。

直面蓝海市场,做中国的ABB。荣信股份是国内电力电子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有持续、快速发展的潜力。公司立足于技术领先的高端电力电子产品,直面行业中的“蓝海市场”,盈利能力强。

管理与激励创新,巩固优势。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线的增加,公司主动进行管理与激励创新,提高效率,留住人才,并以此来巩固优势。

新业务相继爆发,再筑业绩高成长。2010-2011年是公司新老产品更替,主动进行管理调整,积蓄力量的时期。2012-2013年,随着新产品、新业务的相继爆发,公司将重回高成长的轨迹。我们看好公司无功补偿领域的新产品与新应用,看好超大功率变频器、轻型直流输电、特大固态开关这些新的王牌,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进行的努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